扎染研学方案(精选7篇)

投稿:小范

扎染研学方案 第1篇

主题:

新一年的仪式――劳动

活动目的

1、以大扫除的形式作为迎接新一年的仪式,辞旧迎新。

2、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

3、鼓励在新的一年继续坚持好的品质,学习好的行为。

活动准备

大扫除各种工具、奖状若干(如年度进步奖、年度卫生奖等)、颁奖台

活动过程

1、通过图片、视频等,让幼儿了解元旦、新年文化,引出大扫除活动。

2、介绍大扫除内容主要有哪些,并简单说明各任务的顺序(如最后拖地)。

3、班内幼儿分成3组,每组一位老师带领,各组领取大扫除任务。

(1)负责建构区、美工区、走廊……

(2)负责娃娃家、植物角、其他台面……

(3)负责拖地、衣柜……

4、扫除结束,稍作休息,然后是颁奖仪式。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与父母一起大扫除。

扎染研学方案 第2篇

扎染社团活动计划

美术扎染社团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一定的扎染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给爱好美术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将社团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计划:

一、活动目的:

通过扎染社团的活动,使学生的扎染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扎染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周三的下午两节课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美术室。

3、美术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美术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美术学习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爱护美术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三、活动内容:

1、以扎染为主,以手工制作为辅进行教学。

2、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3、欣赏名人名作提高欣赏水平。

4、进行手工创作教学,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活动步骤:

要办好扎染社团小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将扎染办得有声有色。所以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

(一)、组织健全扎染社团。

社团人数不宜过多,大约30名左右。活动固定,通常每周一次, 活动制度化。参加社团的人员除了自愿以外还应是美术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学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教师要做到精心计划,精心备课,精心上课,这样才能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二)、具体计划小组活动内容。

学的多不如学的精,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内容,本学期内容主要从扎染基础技能方面着手,小组具体的活动内容分为三个层次:(1)低年级以染纸为主;2)中年级以染布为主;(3)高年级以缝、扎相结合为主,创作出有一定的艺术品味的作品。

(三)、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

举办我校扎染社团成员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作为教师则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同学,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术人才。

(四)、组织观摩活动。我们设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学生参观各种展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感知。参观展览前,多介绍背景知识。参观中,边看边讲边记。使教学与观摩融为一体,让同学们得以受益。

(五)、举行扎染创作比赛。

比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到一定的时期,可以让学生通过训练比赛,促进学生快速、准确、熟练的扎染技能。

开展美术扎染社团,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老师应该做出很大的努力,勤于思考,大胆实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美术扎染社团开展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

扎染研学方案 第3篇

密封12小时后,进行晒后。

扎染古称绞缬,通过缝制或扎结等方法使面料产生色底白花。在大理叫做疙瘩花布、疙瘩花。因主要产地在大理,染布者大多为白族,故而人们又习惯把它叫做大理扎染或白族扎染。 扎染有着悠久历史,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出于新疆地区。据载,早在东晋,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已经有大批生产。

扎染研学方案 第4篇

《扎染》 教案

师大附中 马丽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与比较,了解扎染工艺的制作过程及方法。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和理解扎染工艺的美感、功用及人文价值;

2、能力目标:汲取扎染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巧用身边易于寻找的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民间扎染工艺方法,仿民间艺术制作一块方巾。

3、情感目标:着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对民间传统工艺的热爱。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材料的特性,紧紧围绕“扎”字有序地进行设计制作活动,体验扎染过程中色彩的肌理和色晕所带来的自然朦胧的美。即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运用布料、和绳线等媒材进行实践操作,并按自己的审美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难点:染出美丽纹样的关键——扎

三、教具:多媒体,实物展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件,大家看这两块布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教师出示几块扎染布,请学生通过观察说出扎染布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将图案染上去的吗?

(二)新课讲授:

1、这种技法有着悠久历史,现在以我们周城白族最为著名,虽然我们没有条件亲身去那里感受这种传统工艺的技法,但老师给同学们找到了相关的视频,我们先来通过视频,初步去感受这种传统工艺所带来的艺术魅力。(通过视频内容提高学生习兴趣,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给生活带来的美好感受)

2.通过这段视频,大家因该已经知道,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这种民间传统工艺技法叫---扎染

并引出课题“扎染”

思考什么是扎染?课件出示扎染的定义。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由定义中了解扎染的工具材料、方法步骤。并使学生明确,扎是为了“防染”,扎法不同染后的效果也不同。)

2、历史发展:

扎染有着悠久历史。起源于黄河流域。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

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是出于新疆地区公元408年东晋时期。目前,在我国以白族扎染最为著名扎染是最原始、最朴素的手工艺术,它的扎结方法很多,效果也很多样,不到最后工序不知道它的真面目,致使扎染手工艺被倍受关注。

3、课件:图片展示扎染工艺在生活中的应用:

扎染工艺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也在简单质朴的造型中增添了很多时尚元素,比如,扎染在服装、装饰品、生活用品中的运用。

4、那么,手工扎染的蕴含着怎样的工艺特点呢:

我们从两方面来了解:(使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了解到扎染对材料的要求是什么)(1)扎染的面料(2)扎染的染料。5扎染制作流程

出示课件,展示基本制作过程

6、扎法

(1)捆扎:先捆后扎,注意扎捆时松紧的把握。

(2)包扎:教师先做演示 提出问题包在里面的材料还可以用哪些材料代替。

(3)夹扎:布的折叠方法决定最后所产生的效果(4)缝扎:向学生做简单介绍。

(教师采用提问、演示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制作方法并总结出扎捆的松紧程度决定最后的染色效果)

(三)学生尝试——扎染方巾

1、教师讲授扎染方巾的一般方法

如对称图案,可以先将布折叠后再用各种方法扎结。

2、4位学生为一组合作完成一块扎染方巾,要求选用两种以上的扎法。

3、学生扎结,教师巡回指导。

4、扎好作品放到染料中浸染,展示效果。

5、作品展评

(四)小结

扎染是一种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在我国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其间曾一度衰弱,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对扎染只是有了一些了解,如果同学们感兴趣,可以在课余多作尝试,相信你会一次比一次扎的好,因此你也会和我一样爱上扎染。

板书设计:

一、定义:先扎后染

二、历史发展:黄河流域——新疆 公元408年东晋

三、引用广泛

四、工艺特点:面料-棉 染料—天然 化学

五、扎染制作流程:扎-染-去浮色-拆线-整理

六、扎法:捆扎 包扎 夹扎 缝扎

个人简历

姓名:马丽娜 年龄:27 毕业院校:新疆师范大学 艺术设计专业 工作单位:新疆师大附中 工作时间:2007年8月 承担职务:美术教师 教龄:4年

个人获奖情况:

年自治区美术教师课件大赛 一等奖

年自治区美术论文比赛《地方资源利用与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一等奖

3.2009年自治区美术论文比赛《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 一等奖 年乌鲁木齐第20届中学生现场绘画大赛 优秀辅导员

第1篇:扎染社团执行方案扎染社团活动计划美术扎染社团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一定的扎染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给爱好美术的同学一个良好的......

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在这个悠闲愉快的周日上午来到童画艺术培训馆海滨校区,参加我们的《民族扎染亲子课堂》。我是主持人小猪姐姐。童画艺术......

《扎染》说课稿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班级:09服z 学号:09222121 姓名:王雅慧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扎染艺术设计课程》第一章的内容《单色扎染创作练习》。......

扎染社团活动计划美术扎染社团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一定的扎染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给爱好美术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将社团的活动......

校服扎染活动主持词颜裴:亲爱的小朋友们 文珣: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合:大家上午好!颜裴:我是追梦艺术主持基础班的张颜裴 文珣:我是追梦艺术主持基础班的文珣颜裴:中国手工艺源远流长,......

扎染研学方案 第5篇

《扎染》说课稿

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班级:09服z 学号:09222121 姓名:王雅慧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扎染艺术设计课程》第一章的内容《单色扎染创作练习》。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传统的、富有个性的创意工艺品。扎染工艺以其质朴清新、独特的色韵、变幻莫测的神秘感,以及不可完全复制的特点吸引着现代人,古老的扎染工艺重新焕发出永恒的青春。《扎染》共分为5章12节课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学习最基础的单色扎染。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由于学生对扎染了解不多,而劳动技能必须经过亲手实践才能获得直接体验,同时考虑扎染图案的变化首先取决于折叠方法的多样化和扎染完美结合,二者只有完美结合才能达到作品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所以把单色扎染制作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为突出重点,把时间留给学生,我将教师准备的范例一一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操作训练时将连续的操作过程分解成几个关键的技术点,利用制作的课件进行示范,让学生在模仿中寻找变化。通过欣赏,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创新,使学生掌握扎染的折叠方法和捆绑过程。

难点:由于学生是初次扎染操作,心中没数,常常会出现在绑扎棉布时线绳不够紧的情况,从而导致作品图案不能充分表现。因此我以“线绳扎法”作为本课难点。

为了突破难点,教师示范时应特别强调捆绑至什么程度为宜,并要求每位学生绑完每一结都要检查。同时操作过程中加强巡视,做到预防检查工作。

二、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而且乐于动手、动脑、敢于尝试,这就决定了扎染课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重在技能掌握。课中涉及的历史渊源只做简单介绍。

三、目标分析

新课标要求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且使他们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为此,结合本节教材和学生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了解扎染在我国的悠久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2.知识目标:熟悉扎染的过程,掌握单色扎染技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合作能力。

四、教学策略分析

(一)设计理念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劳技课是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提高技术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广阔天地,也是学生体验创造乐趣,锻炼实践能力,追逐快乐童年的美好乐园。在劳技教育中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可以给孩子们开辟一个新的学习天地。

(二)教法选择

劳技课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它既有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1.情境引导法

首先,利用课件导入,让学生直观了解扎染含义及起源(源于少数民族地区)。

然后,在出示板书时利用扎染技法制作的扎染字样及单色扎染字样把学生带入扎染氛围中。

2.演示教学

首先,直观欣赏其他班学生作品,消除学生畏难心理,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明白别人能做到的我一定能行。

然后,让学生实际尝试扎染制作。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规范操作的全部技能,有效的途径是结合课件教师进行示范操作。在教师操作时不断启发创新思维,让他们在制作时有的放矢,由心中无数逐渐向胸有成竹过渡。

3.分析

劳技课不仅让学生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还要通过探究分析,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创造的源泉和灵感来自实践,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对于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设计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三)学法选择

1.探究式学习

在教学中我只点到为止,没有一一列举如何操作,给学生一个充分的思考空间,尽力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力求根据初三学生的年龄特点启发引导他们发散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避免因过于强调知识的统一性和结论的一致性而禁锢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完成任务的情况下,采用变通、变换、重组等迁移方法进行创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由于是首次制作,同时扎染作品又具有变幻莫测的特点,学生可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尝试、探究,当制作效果显现时可总结尝试经验和

心得。

2.合作式学习

合作精神的培养是劳技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在操作中相互协作配合、相互检查、纠错,以快带慢,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激趣导入

本节课采用情境创设法导入,首先用两幅充满浓郁特色的少数民族扎染课件导出题目“扎染——单色扎染”,让学生感受扎染的魅力。

(二)先知后行

1.基础知识

(1)作品展示:使学生了解扎染原来是一种可以把一块普通棉布变成富有变化的、绚丽多彩的布的技术。

(2)教具展示:通过欣赏让学生明白扎染布的多种用途,它可在许多场合点缀我们的生活。同时提供一个二次创作的启发,为学生由陌生逐渐萌发创作思考提供参考空间。

2.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本节课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操作练习,以掌握扎染过程。我将整个操作过程分成折叠——捆绑——煮染——漂洗——剪开——晾干几个操作程序,用图例(板书)和课件加以强化。对于折叠和捆绑较难的操作环节,则利用示范——模仿法进行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操作技能。在组织形式上把全班分成五个小组,操作时每小组围坐,组内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纠错,能力强的学生帮助能力弱的学生,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加强巡视,及时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

3.板书设计

通过直观的板书形式让学生从一开始就了解扎染程序及效果,并为二次创作埋下伏笔。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围绕扎染。为改变以往板书是教师的专利的情况,为体现学生主体性,我在设计板书时给学生留有一片空间,两大块板书整体分成教师和学生两部分。

(三)评价总结

学习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本节课对学生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在内容上既注重学生的操作结果评价,更注重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验的获得、良好态度和创造性思维显现。在评价主体上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组内评价相结合。评价时用发展眼光看问题,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

(四)拓展迁移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不仅要关注怎么做,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迁移,举一反三。因此,完成以上学习任务后,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再学习套色扎染和缝扎等相关知识并展示作品,激发学生更大的创作欲望。

扎染研学方案 第6篇

1.调查表:我知道的扎染

发放亲子调查表“我知道的扎染”,并收集一些作品,呈现于美工区,提供幼儿欣赏。

附调查表:

我知道的扎染

姓名:

我了解的扎染:(图文结合)

扎染的方法:(图文结合)

扎染的工具:(图文结合)

扎染的颜色:(图文结合)

扎染的花纹:(图文结合)

2.扎染工具“初印象”

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与幼儿一同查阅资料了解扎染。通过调查和学习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物品都可以作为扎染的工具,如:美工颜料、橡皮筋、夹子、小桶、小木棍、棉签、剪刀等。

3.扎染工具“搜寻记”

幼儿在家长的陪同引导下,在家中搜寻扎染需要用到绳子、皮筋、布料、旧衣服、旧裤子、珠子、夹子、木棒、雪糕棒、水、染料、密封袋、手套、水盆等工具。

4.发动家长资源,收集一些扎染艺术成品,呈现于美工区,提供幼儿欣赏。

5.利用周末时光,鼓励家长带领孩子去寻找身边的扎染,让孩子亲身体验参与民间艺术。

扎染研学方案 第7篇

1.带领孩子一起思考并收集,艺术作品制作需要使用的材料。

2.幼儿熟悉材料,知道材料使用的方法,并将材料进行合理分类,并呈现于

美工区。

扎染小百科:扎染的方式有夹法、折叠辫子法、多点法、螺旋法、打结法。

配料小百科:2500毫升水、100克蓝靛泥、2克还原剂、20克固定剂,静置60分钟方可染布。

(1)染料“大甄别”——奇妙的植物色素

引导幼儿了解生活中可以发现的染料,例如用生活中的草木和水果皮(如火龙果、栀子花等),家长和幼儿可以尝试提取它们本来的颜色。

(2)多样扎法“初学习”

教师通过视频以及演示,带领幼儿初步了解捆扎法、夹扎法、折叠扎法、缝绞法等几种基本扎法,让幼儿对扎法有初步认知。

3.根据开展的艺术内容,开展相关课程活动。

扎染“亲体验”

出示图稿和作品,启发幼儿产生设计和扎染手绢的欲望。让幼儿来做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扎染一块漂亮的手绢。教师有目的地选择几块手帕引导幼儿欣赏、匹配扎染方法;过渡到让幼儿根据设计图稿讨论在手帕的什么位置运用什么方法来扎染。

我设计的扎染

教师带领幼儿欣赏作品,引导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幼儿们依次分享自己的设计意图与设计过程中困难和解决方法。通过扎染作品欣赏,让幼儿对非遗艺术有了进一步了解,亲身体验不同的方式可以创作出多元的扎染作品,提高幼儿的专注力和意志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