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专业论文(必备4篇)

投稿:小范

能源专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Z理论;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建议

1.引言

Z理论由美国管理学者威廉・大内于1981年提出,他认为美国的企业应结合本国的特点,向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学习,形成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其精髓在于组织的成功离不开信任、微妙性和亲密关系,因此完全可以实行以坦白、开放、沟通为基本原则的参与式管理。在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Z理论能够为其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新的理念和方法,有助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等。然而,目前Z理论的应用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缺乏对Z理论的认识程度,缺乏有效的员工互动和交流,难以全面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缺乏有效的文化建设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Z理论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本文正是在对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Z理论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进而完善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理论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对Z理论的认识

当前,Z理论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确定了较大的成效。而独立学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并没有有效的应用Z理论,其首要的问题就是对Z理论的认识不足。一方面,很多独立的管理层将Z理论视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方法,而与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太大的关系,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注重采用Z理论的相关方法和理念进行相关的管理。另一方面,当前Z理论主要应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很少有学者对其在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其实际的应用经验较少,独立学院在对其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难以借鉴相关的经验,因此使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Z理论的应用价值,具体的应用也处于探索阶段,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缺乏有效的员工互动交流

没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Z理论主要是从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建立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目前,很多独立学院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还没有真正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因此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一方面,独立学院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管理的形式化,没有真正从独立学院发展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等方面出发,使其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流于形式化,而Z理论的相关理念得不到有效的践行。另一方面,Z理论具有宏观的指导价值,在围观层面需要独立学院根据现实情况而定,当前在实施Z理论的独立学院中,大部分只是在形式上采用了Z理论的相关理念,而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大多数还是沿袭着传统的模式,没有全面综合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缺乏有效的文化建设

从企业的角度而言,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具有完善的企业文化作为保证。当前,独立学院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还缺乏完善的文化作为保障。一方面,很多独立学院由于发展的压力较大,其将主要的精力集中于办学规模和扩大发展等方面,因此疏于在人力资源管理文化方面的建设,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违背了Z理论的相关要求,进而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另一方面,如前所述,目前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应用Z理论的成功经验较少,其对文化建设的需求较高,因此使得独立学院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其传统的管理文化已经不适应Z理论的需求,所以其应用的难度较大。

理论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应用的对策建议

提升对Z理论的认识度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理念和方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从现代商业企业的成功经验来看,要想实施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要首先更新相关的理念和方法,以此来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因此,独立学院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提升对Z理论的认识程度。一方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对独立学院的领导层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Z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并使其在实际的工作中强化对Z理论的应用,营造出完善的Z理论应用氛围,以此完善其人力资源管理。另一方面,要充分吸收和借鉴一些成功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Z理论的经验,并充分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修正和完善,使其能够成为指导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理论和思想,以此完善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加强与员工的互动交流

能源专业论文 第2篇

关键词:煤炭院校;工程地质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工程地质学是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学科的一门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质科学,是以地学学科的理论为基础,应用数学、力学的知识和工程学科的技术与方法,来解决与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有关的地质问题[2]。由于工程地质学涉及内容多,概念广,实践性很强,且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和机会,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使学生既能牢固掌握工程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又具备分析工程地质条件、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年来在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经验,针对目前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一、煤炭院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多,授课学时少

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近些年来,多数院校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存在着向公共课倾斜的现象,这使得专业课学时被不断压缩。主要表现在课程学时少,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过去动辄几十学时乃至上百学时的课程,现在多为32~48学时。在多数煤炭院校中,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开设有基础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课程,具有一定的地学背景。即便如此,工程地质学课程仍涉及工程岩土学、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岩土工程勘察等方面的内容,这使得该课程教学内容繁杂,教师上课难度增大。在此情况下,如不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教师就无法很好地完成相关内容的讲授;同时学生对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也将停留在较浅的感性认知阶段,不能理解机理性的问题,更不能深刻地认识该课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这势必对学生未来就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教学方法单调

工程地质学课程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较多,同时该课程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单一的多媒体或板书授课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之个别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而个别教师授课又完全脱离指定教材,这些都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此外,课程中涉及的一些教学内容,诸如崩塌、滑坡等灾害的形成机理及演化过程等比较抽象,单纯在PPT中以图片形式展示,不能很好地呈现,学生缺少感性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实践环节薄弱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张,教学资源的投入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具体到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方面野外实践场地或基地功能缺失,满足不了野外实践教学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生人数与设备台套数不成比例,同时也存在部分试验仪器无场地安放的尴尬局面,导致部分试验无法开出,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此外,还存在实验教学方式和时间不灵活等问题。目前多数院校的室内实验都是教师准备好试验后,学生在制定的条件下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学生真正思考的较少,部分学生既不动脑也不动手,而是依靠同组其他同学来完成实验,这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容易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或丧失。

(四)考核方式单一

考核成绩比例分配不合理,多数院校该课程考核成绩都是由期末考试成绩(约占70%~80%)和平时成绩(占20%~30%)组成,而平时成绩又多以上课出勤率、课外作业以及实践环节表现等形式存在,其中上课出勤率占主导地位。这样难免会存在一些学生到课不听课,考前突击且考分很高的现象。此外,考核的内容也不够全面,多侧重于理论知识,往往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最终导致校内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不利于综合人才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提出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等几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一)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改专业通识教学为行业特色教学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突出院校的特色优势。针对煤炭院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具有地学背景这一特点,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可主要讲解三部分的内容,即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研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研究以及工程地质勘察等。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研究是该课程的基础,该部分主要讲授土的物质组成、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研究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讲授学时应占总学时的一半以上。该部分主要讲授活断层和地震、斜坡、岩溶、泥石流及地下硐室的工程地质研究;工程地质勘察部分主要讲授工程地质测绘、勘探、试验以及长期观测等几种工程地质勘察方法。课程教学要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突出重点,同时也要注意前后所学课程内容上的衔接,避免重复。

(二)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单一的满堂灌为交互式教学

工程地质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对于工程地质现象的认识、判断能力和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这需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紧扣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热点问题,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组织课堂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取的知识较多地局限在抽象的经验上,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抽象的理论知识,还可以提供丰富的观察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在讲授滑坡、泥石流等内容时可采用flas或影像资料展示灾害的形成过程、危害以及其防治措施;在讲授地震的工程地质研究内容时可结合典型的地震(5・12汶川大地震),讲解地震发生的机理及预警预防措施;在讲解地下硐室位置的工程地质论证时,可借助物理模型来分析地形、地质构造、岩性特征等对硐室位置的影响等等。这些方法和手段的引入不仅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主动性,同时也可节省一定的时间,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

鉴于该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可采取学生自学、教师课堂讲解和课外辅导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就工程地质学领域的热点问题,设置课堂辩论。通过教师布置论题―学生收集资料―学生课堂辩论―教师讲解剖析的教学过程,改过去教学单行道(教师到学生)为双行道(教师到学生,学生到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针对近期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可设置“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人类活动or自然条件”的论题,让学生通过查阅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相关的资料,展开讨论与辩论,从而达到牢固掌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相关知识的目的。此外,还可增加一些工程实例课,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利用最新发生的地震、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工程实例,探讨这些灾害的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从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改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索

在实施实践教学活动时,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进行实验之前,指导教师可提出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并给出参考意见,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将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开拓思维,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洞察力,培养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野外实践应有效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此,在进行野外实践教学时地点应尽可能选择工程地质现象丰富的地方。对河南理工大学而言,可在市区北部的缝山针公园进行为期半天的实践教学活动。结合园区内原有采石场开挖形成的人工边坡讲解边坡的应力分布状态及变化特征,边坡变形破坏类型及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同时还可结合该园区的生态恢复治理工程讲解边坡变形破坏的防治原则和措施。此外,可结合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意愿和方向,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安排一些与工程地质有关的实践内容,例如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或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以及煤矸石堆积体稳定性分析等。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方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完善考核内容与方式,改重视理论考核为突出实践性考核

改变考核成绩的比例组成,将平时考核成绩的比例提高10%~20%,弱化到课率在平时成绩中的主导地位,突出学生实践环节的综合表现。同时加大课堂表现方面的考核力度,就重点内容的一些问题进行课堂提问,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者每次加2分,答对的再加3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在考核内容上要增加一些综合能力的考核,不仅要考核理论知识,还要设置一些案例分析题,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三、结语

工程地质学作为多数煤炭院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一门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广泛,实践性较强,在目前的教学中存在课程内容多、授课学时少、教学方法单调、实践环节薄弱及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等方面提出了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改专业通识教学为行业特色教学;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单一的满堂灌为交互式教学;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改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索;完善考核内容与方式,改重视理论考核为突出实践性考核等措施,使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综合性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能源专业论文 第3篇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一般由八个指标构成,分别是学生、专业教育目标、学生成果、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校支持等。其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课程设置,为了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我国各高校在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过程中,发现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会规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而影响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可达性。因此各高校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要求,提出了各个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做法和经验。西北工业大学的张清江等通过调研我国工程教育与专业认证发展历程,对我国航空航天专业与其他已获得资格专业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国际航空航天质量体系认证中的要求,从航空航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专业特点、航空航天工程教育现状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结合现代中国工程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针对航空航天类专业认证的新方式、新方法,并对航空航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需要注意的特性进行讨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会强等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通过明确培养目标,解析培养要求,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任红卫等分析了我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并探讨了在工程教育专业背景下电气专业的教学改革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浙江工业大学姜理英等人基于对工程教育专业论证的国际比较,结合环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从培养计划的调整、课程体系的优化、实践教学的强化和师资队伍的提升四个方面,综合系统地提出了对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全面优化和提升的路径。张秋根等人根据环境工程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要求,以南昌航空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对其核心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两方面进行了优化与规范的探讨。为了重视国际认证的引领作用,加强专业办学品牌建设,突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动专业的航空航天办学特色,紧跟国内能动专业人才需要,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与专业竞争力,从而拓宽自身生存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开展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能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南航能动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通过对国内外本科院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分析与研究,利用对中国近几年的专业认证与评估成果的调查与研究,对其进行梳理,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课程设置要求,依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能动专业建设相关内容与特色,以培养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工程教育专业人才为目标,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动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以培养要求为基准,着手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并对本科培养大纲进行相应的修订,从而实现培养目标。确定能源与动力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总学分数不能少于180学分。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能源与动力专业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是指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11学分)、大学物理(学分)、大学英语模块(10学分)、C++语言程序设计(3学分)等方面共六门课程,总共个学分。因此能源与动力专业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约为17%,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15%的要求。

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

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而专业类课程主要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其中工程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电子电工技术(5学分)、理论力学(3学分)、材料力学(3学分)、工程图学(学分)以及机械设计基础(3学分)等课程,总共为个学分;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工程流体力学(3学分)、工程热力学(3学分)、传热学(3学分)和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2学分)等课程,总共为11个学分。因此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必须要修满至少个学分。对于专业类课程,由于能源与动力专业具体有两个培养方向:方向一为热能动力方向,主要陪养就业方向为航空发动机、地面燃气轮机等相关单位;方向二为能源利用方向,主要培养的就业方向为电厂、新能源以及制冷等相关单位。因此其专业类课程既有相同的专业课程,也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其中燃烧原理(学分)、燃气轮机原理与构造(3学分)、热能综合利用(2学分)、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学分)以及热工测量原理与方法(2学分)等,总共12个学分,这些课程为能源与动力专业两个培养方向都必须学习的专业类课程。另外每个培养方向又有其特定的专业类课程必须选修,其中热能动力方向专业类课程包括叶轮机原理(学分)、燃气轮机控制原理及应用(2学分)、燃烧技术与分析(2学分)、内燃机原理与构造(2学分)、工程传质与应用(2学分)等共9门课程;能源利用方向专业类课程包括泵与风机(2学分)、供热工程(2学分)、锅炉原理(2学分)、制冷原理与技术(2学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2学分)以及热力发电技术概论(2学分)等共10门课程。无论学生学习哪个方向,共同学习的专业类课程与特定选修的专业课程之和必须要修满至少28个学分。因此,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必须要修满的学分数为:+28=学分,因此该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约为32%,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30%的要求。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

能源与动力专业设计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军事训练,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力与过硬的身体素质;(2)各种课程的课程设计,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C++语言课程设计等,主要培养学生对各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实际应用能力;(3)工程训练,主要包括机械加工方面的车、磨、铣、刨、铸造以及焊接等金工实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4)下厂实习,大三暑假期间,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去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企业或电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下厂实习,锻炼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际中的能力;(5)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开设的毕业设计题目一般都来源于实际工程问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大四下半年开展为期半年的本科毕业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源与动力专业要求学生在实践能力与毕业设计方面修读的总学分不低于,占总学分的%,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20%的要求。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

能源与动力专业在人文社会科学类通适教育课程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通适基础教育平台,主要包括形式政策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安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共个学分;(2)国防军事模块,包括航空航天概论、军事高技术概论等,至少修满个学分;(3)文化素质模块,主要包括文化历史、艺术鉴赏、科技基础、哲学社会等课程,至少要修满6个学分;(4)创新创业类模块,主要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创业基础以及经济管理等课程,共个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总共需修满个学分,占总学分的18%,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15%的要求,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航空航天特色类课程的设置

为了突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专业的航空航天特色,在开设的课程中,如国防军事模块、专业类课程以及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中,课程教学内容包含浓郁的航空航天特色,由于指导老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都是来自于国防工业集团,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因此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讲课过程中,所列举的实例都是以航空航天为背景的工程问题,特别是毕业设计和下厂实习,因此在能源与动力专业课程优化过程中,充分突出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航天特色。

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直观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在大学期间积极的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包括:(1)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类竞赛,如:流体力学大赛、节能减排大赛、开设卓越班等,并且科技竞赛获得奖励的同学在保研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2)安排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让学生在参与科研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好该专业的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科研视野。

学习进程

大学生本科期间的各门课程是相互衔接的,因此需要考虑课程之间的匹配与衔接,如图1所示。学习进程主要分成了三部分:一是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等;二是学科基础,包括结构和流体力学、热学和电学方面的课程;三是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了热能动力和能源综合利用两个方向的相关课程。整个课程体系分为三条线:第一是流体和热学相关的课程,如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等;第二是结构力学方面,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第三是计算机语言方面的课程。因此在安排各门课程的学期上需要考虑上述课程衔接问题,从而最终制定出合理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表。

3结论

能源专业论文 第4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 动态能力  ; 特征  ; 建设

动态能力理论的源起与内涵界定

(一)动态能力理论的源起

动态能力理论是在特定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下诞生的新兴企业管理理论,它建立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基础之上。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看,动态能力理论是围绕这样两个基本问题展开研究的。本着追根溯源的思想,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学科理论发展史出发,对与动态能力思想相关的理论、不成熟的观点等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整理,结果发现:动态能力理论的思想源头出自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和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劳动分工理论阐述的基本思想是,劳动分工是企业生产流程日趋简化、分解的连续发现过程,这一过程将产生专门的生产性知识,这些专门的生产性知识的发现和积累就构成了企业能力。不难看出,劳动分工也是能力分工的雏形,或者说能力分工是劳动分工发展的高级化。在同一个企业尤其是多元化、大规模经营的企业内部,劳动分工和能力分工同时存在于企业分工中,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将企业视为“黑箱”,为分析的方便而将企业视为一个投入产出函数决定的“黑箱”,通过规模收益递增规律与完全竞争之间的分析,得出了静态均衡分析的不足,这也为动态分析开辟了空间。

动态能力理论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组织理论、企业资源基础理论、演化经济学理论、企业知识理论。面对超竞争环境,企业生存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组织理论、企业资源基础理论、演化经济学理论、企业知识理论等理论在揭示企业成长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牵强附会,对企业管理与企业成长的指导作用也日趋下降,但这些理论却从各自的研究侧重点为动态能力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换句话说,动态能力理论正是适应了特定环境下企业成长的理论需求,较好地整合和借鉴了企业组织理论、企业资源基础理论、演化经济学理论、企业知识理论等理论成果,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有效揭示了新时期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解释了企业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绩效。

(二)动态能力的内涵

在信息化时代,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日趋加快,顾客需求偏好多元化且多变,企业的竞争优势在这种超竞争环境下迅速的创造,并快速遭到毁灭。信息化时代催生了超竞争时代,企业的竞争环境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化,为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经济发展,跨国公司之间由过去单纯的竞争逐步转为竞争和合作相结合,并且以合作为主流的新型关系。过去依靠企业资源异质性、技术创新能力、知识储备、人才储备、组织结构变革、管理创新、制度机制创新等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理论指导和做法已然失去了应有的效用,以不变应万变、闭门造车的理论分析模式已成为历史。如何将这些企业内部优势有效整合起来,有效适应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以此保持企业竞争优势获得可持续成长,变得尤为迫切。从相关研究文献看,围绕资源的获取、整合,动态能力理论研究者们就动态能力的内涵与特征、形成与结构等基本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动态能力作为一种能使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能力,它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企业能力,而是涵盖了企业整合和配置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重构企业竞争力的能力、过程或惯例。这些能力、过程或惯例能够让企业在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时,迅速做出调整,以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动态能力最大的特点在于,该概念旨在设计一个变化的策略,应对企业内部和外部变化的环境,即以动制动的企业管理方略,同时也是全方位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的视角,避免顾此失彼的企业管理模式带来的弊病。

动态能力与应急处理、组织惯例、运营能力等概念有相似性和显著的区别,这也是更好地理解动态能力内涵的途径。动态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重复操作性,包涵有模块化、程式化与学习惯例性活动,这有别于应急处理的机会主义、实用主义、随机性。动态能力强调机动性、主动性,而组织惯例则是无目的的组织行为。动态能力包括实体能力、运营能力、动态应变能力等,是企业能力的集合体,运营能力更侧重于企业的实体能力、谋生能力。Eisenhardt &; Martin(2000)将运营能力也视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认为动态能力并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动因。

综合以上文献对动态能力内涵的阐述与研究,结合企业动态能力的表现特征,本文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是指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情况下,企业以保持持续竞争优势为目的,以动力机制、学习机制和匹配机制交替运转的连续演化过程为机理,依赖战略分析、战略定位、战略实施与战略评价调整为主要路径,整合和配置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重构企业竞争力而形成的能力。

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形成与特征

(一)动态能力的形成

Teece et al.(1997)认为过程对动态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企业能力嵌入在企业组织流程和惯例之中。事实上,企业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组织与管理过程。过程是分析动态能力形成的基本分析单元。动态能力的形成是在外部环境变化下,基于原有能力体系的变化过程转化形成新的能力体系,从而构成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企业原有能力体系又是建立在一定资源基础之上,通过组织与管理过程中的协调整合、学习、重置与转换等方式,在特定路径下形成新的企业能力,也即动态能力,如此往复,不断形成企业动态能力,动态能力也在此框架下实现演进,整个过程如图1所示。

(二)中小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的特征

从中小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的内涵与形成过程看,中小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的主要特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中小企业动态能力演化是一个动态不可逆的过程。中小企业动态能力演化是一个没有终点的事件,也是一个动态不可逆的过程。首先,中小企业动态能力演化是企业资源不断积累、能力不断形成、机制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状态。其次,中小企业动态能力的演化发展的轨迹具有不可复制的特征,也即一定时期内企业动态能力演化发展的轨迹具有特定性,其它任何一时期企业动态能力的演化发展均不可能达到这一时期的状态。最后,中小企业动态能力的演化方向具有不可逆性。中小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与外部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演进同样具有不可逆性。

2.中小企业动态能力演化是动力机制、学习机制和匹配机制交替运转的连续过程。中小企业动态能力的演化机制是动力机制、学习机制和匹配机制三部分构成,但是这三部分并非相互独立的过程。如果将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形成过程视为一个系统,那么动力机制、学习机制和匹配机制则是构成这个系统的三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中小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看,三个子系统之间是平行作用的连续的过程,也即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演化具有交叉重合性: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动态能力的形成过程也是演化的过程。并且,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演化的这种交叉重合性还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过程,这也很好的吻合了演化的动态不可逆性。

3.小企业动态能力演化过程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企业的成长过程有内在一致性。如第二点所言,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形成过程与演化过程具有交叉重合性,而动态能力的演化过程也是企业集聚竞争优势的过程。根据企业成长理论可知,企业竞争优势的积累也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最终体现为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因此,中小企业动态能力演化过程的本质也是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过程,与企业成长过程也具有显著的交叉性,三者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显然,中小企业动态能力演化过程依赖的路径与动态能力形成的过程密切相关,从另一侧面可以看出,研究动态能力演化实际上也是动态能力观下促进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又一新的研究视角。

中小企业动态能力机制构建

(一)强化动态能力动力机制建设

1.重塑企业文化。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打造先进的企业文化:

第一,构建良好的共同愿景。企业共同愿景是企业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源泉,是先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在整个企业文化建设中起到一个统驭全局的作用(蔡树堂,2011)。良好的共同愿景应涵盖企业发展的共同目标、核心价值观、发展理念等核心内容,这是将企业员工个体发展愿景、价值观同企业发展高度融合统一的关键,能够有效激发并提升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主观能动性,提升企业动态能力。

第二,树立责任意识。企业要保持发展活力,企业每一个员工都应保持一种高度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企业员工基于企业岗位职责基本要求的企业发展意识的自觉体现。只有每一个员工时刻心存这种企业成长发展的责任意识,才会激发起高度的危机感与使命感,让员工时刻保持警觉,提升其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响应能力。这些都是促进企业动态能力提升的动力要素,也是强化企业动态能力动力机制建设的基本内容。

2.设计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企业激励制度存在的根本目的是诱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动机,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是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发展双赢的保障。但是制度作为一把双刃剑,本身具有两面性,如何规避不利的一面而放大有利的一面是每一个制度设计者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设计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来强化动态能力动力机制、学习机制和匹配机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保持制度的公平、公正,激励制度设计过程中应以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求同存异。二是要将绩效考核制度与激励制度有机融合,使这种常规的企业管理行为演变为一种自觉的自我努力工作的意识,成为每一个员工积极进取的不竭动力,让员工在尊重需求、自我实现中成长,激发员工内心的归属感,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三是激励制度应该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动态关注企业员工的工作需求与质量状况,及时对企业突发事件做出响应,同时一些基本的激励制度应该坚持下来,作为稳定企业成长发展的基石长期不变。四是激励制度应该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过去中小企业制定的激励制度往往是正激励占据全部内容,负激励较少涉及,正激励对员工有积极的作用,却不能惩罚部分员工的消极行为甚至是恶意行为造成的负面影响(张军等,2012)。因此,设计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激励制度尤为必要,但是在整个激励制度体系中,正激励与负激励的比例该如何设计也是摆在设计者面前的一个难题。中小企业应该根据企业性质、员工素质、企业成长发展、企业文化特点等综合考虑二者的比例,坚持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制度内与制度外相结合。

3.完善创新体系。首先,构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创新体系。一般而言,创新包括的内容较为宽泛,从大的方向看,创新包括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流程创新、市场创新、观念创新、战略创新,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涉及的内容也因而繁多庞杂,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这些内容不可能全部都纳入创新体系。中小企业可控资源极为有限,所以应选取部分重要的、紧迫的创新项目作为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的主体。

其次,建立稳定增长的创新投入机制。创新投入是影响并决定创新绩效的关键要素。中小企业建立合理的创新体系后,还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创新投入体系。创新是一个渐进的也是跳跃性的过程,对资金投入、人员投入要求也将发生波动,因此,建立稳定增长的创新投入机制显得尤为必要,保证创新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对资金投入的需求,确保创新能顺利开展。

最后,建立创新风险控制制度。创新是一项风险性的活动,建立风险控制制度,就是要将创新作为企业动态能力提升的一个关键要素,并据此构建相应的激励制度,界定并补偿正常的创新失败范围,确保创新活动持续进行、不断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与积极性。

4.培育企业家精神。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具有绝对权威,对企业的管理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育企业家精神不仅能够强化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动力机制,还能提升中小企业绩效。企业家精神主要包括创业精神、道德观念、发展愿景、社会责任感、风险偏好等内容(魏江、焦豪,2007),这些构成企业存在的原始动力,也是支撑企业成长的精神要素。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外部环境,企业家精神的内容也有所变化,危机意识、创新意识、快速响应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等都已成为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培育优秀的企业家精神来强化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动力机制,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教育,尤其强化“干中学”、继续再教育。鼓励并支持企业管理者以各种形式参与继续再教育,着力培养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敢于冒险的意识(Di Stefano et al.,2009)。此外,还应建立针对企业家精神培养的专项激励措施,提升企业领导者创新进取积极性。企业家精神是中小企业成长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资源,但是培育企业家精神却是一项缓慢而又艰辛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中小企业长期坚持。

(二)强化动态能力学习机制建设

第一,营造学习文化氛围。一个良好而宽松的学习环境是支持学习机制顺利运转的保障。学习文化氛围营造的关键在于加强学习型文化建设(谢慧娟、王国顺,2012)。学习型文化的主要特征有:一是精神层面,企业员工有共同的发展愿景,这种愿景将企业价值与个人价值有机融合在一起,能有效激发员工为了共同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学习,并且努力的结果是员工发展、企业成长。二是制度层面,企业对于组织学习的内容、方向、方式作出相应规定,构建企业公共学习资源共享信息平台。三是行为层面,这种学习既有来自于企业激励制度或岗位晋升需求产生的,更多的是员工基于个人实现需求的一种自觉、自发的学习行为。四是物质层面,企业对于每一个致力于企业成长发展的员工的自发学习将给予必要的物质支持与援助,包括向员工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学习平台、学习环境、学习资助、学习奖励等,强化员工自发学习的意识与习惯。

第二,构建学习型组织。国外对于学习型组织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习型组织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Wang &; Ahmed,2007)。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认为,建设学习型组织,必须从自我超越、团队学习、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和系统思考五个方面努力(王核成,2010)。学习型组织理论强调学习对于企业成长的意义,将团队学习摆在突出位置,往往忽视了个人学习,尤其是个性化的学习。中小企业人员相对较少,不仅有利于组建团队,在团队层面实施有效的组织学习,另一方面也具备个性化学习的优势,从每一个员工的学习需求出发,定位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建立专门的学习基地、学习实验室、学习试点等学习机构。此外,积极搭建学习和沟通平台也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学习交流、互动大有裨益,也能强化“干中学”机制的效能,减少企业员工之间因为缺少沟通产生的内耗。

第三,加强知识管理。加强知识管理的突破点在于贯彻学习与遗忘相融合的精神。当今社会,环境变化可谓瞬息万变,企业核心能力资源的更新变化速度也在加快。企业一方面要强化学习意识、加强组织学习,保证学习机制各项功能与作用的顺利运转,为企业积累必要的知识。另一方面企业还要对那些已经积累的、对企业成长发展具有支持性的知识进行再学习,同时对那些积累的、对企业成长发展有显著阻碍性的知识学会遗忘,以便更好的学习和积累新的必要知识。

(三)强化动态能力匹配机制建设

匹配机制的核心任务在于通过机制的作用解决企业内部能力和资源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的匹配问题,以提升企业动态能力。匹配机制的作用不仅在于规避企业的生存威胁,更在于通过快速准确的响应机制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强化匹配机制建设能提升企业动态能力的反应能力,具体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

一方面,要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提升企业动态能力对内外部环境的响应能力,节省时间与精力。内蒙古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在于信息网络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支信息技术过硬、管理素质较高的信息化管理队伍,简化企业管理流程,节省企业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管理效率。这项投入是耗资较大的工程,各级政府应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帮助其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此外,中小企业还应该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框架下,构建企业动态能力预警系统,动态监测企业内部能力、资源同外部环境的匹配情况的变化,一旦发生重大波动,应及时示警,并做出积极响应的措施。

另一方面,应重构企业组织结构。研究证明,柔性化企业组织结构具有快速响应环境变化的优势。柔性化组织结构是由柔性化组织和与之对应的管理团队以及柔性化管理方法构成,因此,重构企业组织结构应该从这三个方面着力。柔性组织结构倾向于扁平化、网络化结构模式,但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究竟选择何种组织结构还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而言,对于主营煤炭、食品、建材等行业的中小企业多选择网络化组织结构,对于零售批发、交通物流、服务等为主的中小企业可以选择扁平化组织结构。造就一支高效的管理团队可以使企业柔性管理事半功倍,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技巧等都是管理团队必备的精神素养。管理方法的柔性化一般通过企业制度、企业战略来推动,建立以弹性化管理为突出特色的管理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马鸿佳,张欢,向阳.新创企业动态能力研究述评[J].经济纵横,2012(12)

2.蔡树堂.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3.王国顺,杨昆.知识演进与动态能力构建[J].管理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