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论文(热门20篇)

投稿:小范

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职业心理教育;大学生

一、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产生及其主要思想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 SCCT)是20世纪末在Bandura的一般社会认知理论的影响下逐渐产生和兴起的一种职业理论[1]。理论的主要特色是强调个人――行为――环境交互作用,注重将心理、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加以整合,动态性地揭示人们是如何形成职业兴趣,做出职业选择,取得不同的绩效并保持职业的稳定性。理论提出三个核心心理变量和三个相互关联模型:三个核心心理变量为自我效能、结果预期及个人目标;三个相互关联模型为:(1)职业兴趣模型:认为个人的职业兴趣由对特定职业的自我效能与结果预期共同决定。具体来说,如果人们认为自己擅长于从事某种职业或预期从事该职业将带来满意的回报,将会形成对该职业的兴趣,进而形成个人目标、达成工作行动、达到一定的工作绩效,最后绩效又会反作用于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形成一个动态的反馈环路。(2)职业选择模型:认为职业兴趣形成后,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决定职业选择,通过职业行动实现个人目标后,又形成反馈环路,影响个人未来的职业选择。(3)工作绩效模型:认为人们的能力、自我效能、结果预期以及绩效目标之间的交互作用共同决定工作绩效。工作绩效也会提供一个反馈环路,反作用于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借助三个子模型,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将个人职业心理特点、社会背景和学习经验联结起来,共同阐述职业选择、适应和发展过程[2]。

二、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现状

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是贯穿在校学习全过程的发展性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自我观念和职业价值观,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正确职业决策和职业行为调整,从而达到个人潜力的充分发展和自我实现。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压力逐年加大,许多高校已经开始重视职业心理教育,力图通过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然而由于目前职业心理教育在国内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以下不足:(1)职业心理教育的机制不完善。学校职业心理教育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附属于学工处或就业处,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2)缺乏系统职业理论指导。教育理念陈旧、教育途径单一、教育内容片面,往往停留在单纯就业指导、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提供等浅层次服务层面上。(3)师资力量薄弱。职业心理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教育者既要了解相关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具有丰富的指导学生求职择业的经验,又要能从心理学专业角度引导学生分析职业个性特点,培养职业兴趣、作出职业选择和在职调适。而目前高校现有职业心理辅导队伍中兼职教师或辅导员所占比重较大,缺乏心理教育工作所需的理论修养和人文关怀,难以全面有效地开展职业心理教育工作。

三、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对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的启示

(一)改变传统职业心理教育的目标定位,构建合理的职业心理认知系统

社会认知的职业理论吸收了班杜拉(1986)三因素交互作用模型,认为个体的职业兴趣、职业选择和职业行为调整是在认知情感、外显行为和外部情景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3]。因此,职业心理教育必须改变以往局限的理念和模式,以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为指导,重新定位。完整的职业心理教育目标应该是帮助全体学生实现职业心理成熟、职业行为成长和潜能充分发挥,是一种贯穿在校学习全过程的发展性教育。具体的目标应该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短期指导性目标(主要针对毕业生),帮助学生了解单位对毕业生的基本职业心理素质要求,正确分析自身个性优势和不足,运用求职心理技巧,作出适应性求职行为。二是调适性目标,对于少数出现较严重就业焦虑和因缺乏职业兴趣与目标而丧失学习动力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消极状态,找回自信和职业目标,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三是长期发展性目标(针对所有在校生),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自我效能和职业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更为积极的职业目标,增强学习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动力和信心,更好地为未来就业做准备。

(二)完善当前高校职业心理教育的实施途径,努力拓宽职业心理教育的渠道

职业心理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的实施途径,传统的职业心理教育只着眼于就业这个局限时间点,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必然带来教育途径的单一局限和教育效果的苍白无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和个体自我发展的要求。[4]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作为一种整合的职业理论,为职业心理学的研究和职业心理素质培育途径的探索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野。

高校职业心理教育应该充分利用可得资源,从多种渠道开展教育活动。首先,领导者要重视职业心理教育工作,成立专门的主管部门,构建“学院-职能部门-系部-学生”四级网络管理模式,为职业心理教育工作的扎实开展提供机制保障;其次,应该在职业心理教育的多层次目标指导下,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制定分层次教育目标:大一注重自我探索和专业目标锁定,大二有目的地提升职业自我效能和职业兴趣,大三加强就业心理调适和职业行为调整教育,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角色转换。同时整合各种资源,设置“职业心理素质拓展”“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等课程,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立体式的服务;最后,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将职业心理教育理念融入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校园网络平台等教育载体中,鼓励创建各种职业发展和创业协会,开展有利于学生职业成长和锻炼的活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我规划以及团队合作协调的能力。

(三)深入理解高校职业心理教育内涵,科学安排教育内容

1.职业意识的教育和引导。注重通过职业抱负、职业自我效能感、职业兴趣的教育来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和适应行为,并促进就业后个体和职业环境的良性互动,促进职业发展。第一,职业自我效能感是职业意识的重要能动成分,个人过去的绩效成就是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有力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成就的归因方式训练来鼓励学生接受能增强自信的成就归因。第二,引导大学生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和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第三,职业兴趣在职业选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通过与职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形成的,是职业活动的重要动力来源,可以激发个体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2.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应从求职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具体来说,求职能力主要包括学生职业选择能力、自我推荐能力和求职礼仪;职业适应能力是指职业环境适应、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对一生职业生涯及发展道路的设想、规划与准备。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该着眼于以上三方面能力的提高,将短期目标设定为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心理能力的需求,将长期目标设定为通过个体内在素质和职业人文环境的融合,调整和建立个体职业心理系统,调整职业期望值和促进学习动力,促进健全职业人格的形成和职业生涯的充分发展与潜能发挥。

3.职业心理问题的调适。大学生常见的职业心理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因为职业自我效能感低下引起的就业焦虑;二是因缺乏职业兴趣与目标而丧失学习动力。根据社会认知的职业理论的职业选择模型,如果人们的职业选择在遇到障碍时,能够获得足够的支持,将较容易实现职业目标。职业心理教育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发现就业和工作中潜在的障碍,制定克服障碍的策略并寻找社会支持力量来减轻就业焦虑。职业兴趣模型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是要澄清个人职业兴趣和制定合理职业目标。心理教育工作中,可以先通过实施标准化的职业兴趣、价值观或能力倾向等测验,来帮助学生找到个人的职业兴趣并明确职业选择;再指导和鼓励学生制定可行性强而又有挑战性、既有规划性远期目标又包含明确近期子目标的职业学习目标,从而达到利用职业兴趣和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Lent R W,Brown S D,Hackett G. Toward a unifying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career and academic interest,choice 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94,(45):79-122.

[2] 高山川,孙时进.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研究进展及应用[J].心理科学,2005,28(5):1263-1265.

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论文 第2篇

关键词 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国际资格框架;专业认证;技术素养

一、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

如何认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即如何认识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如果从德国的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理论[1],以及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实践看,已被普遍认为应该遵循工作(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工作(行动)领域的逻辑路线。这一人才培养逻辑在本质上是工作逻辑,对于中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来说,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要义。然而,高等技术(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是什么呢,有学者认为是“科学知识与技术”[2]。按照应用型人才概念辨析,“应用”的关键在“应”和“用”,“应”即技术工作的实际,是逻辑起点,“用”是技术工作的目标(问题解决),是逻辑终点。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高等技术(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是工作领域――技术领域――学习领域――实践领域,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是技术工作领域,而逻辑终点是与工作相关的实践领域。与中等技术与职业教育不同的是工作领域与学习领域之间需要技术领域的过渡,这是在进入学习领域之前,需要对工作领域所涉及的技术领域进行分析,这是与中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的最大区别,因为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不仅仅是劳动过程(工作过程),更是一个与技术领域相关的“技术过程”[3]。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也应该是相同的。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毫无疑问是技术工作的实际,但其学习领域并不能直接由工作领域转换而来,必须对技术工作所依存的技术领域(技术系统)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并在其中区分关于技能的技术和关于知识的技术,这是技术应用型人才与一般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区别。首先,关于技能的技术和关于知识的技g符合米切姆关于技术的哲学认识,技能的技术表现为对“技术客体”的“做”和“意志”,知识的技术包括所有技术原理知识、必要的科学知识、经验知识。其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能力是解决问题能力,即技术思维能力,这一能力将取决于技术系统中技术单元、技术关系,以及技术原理、技术价值观与技术思想。由于产品生产取决于技术流程及流程中的所有技术要素,任何生产岗位的技术工作都需要在技术流程中得到技术描述和解读,每一个岗位上的技术工作都要与诸技术要素发生各种关联。技术应用型人才面对的不只是工作岗位,而是岗位工作背后的整个技术系统。所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习领域确定并不能仅仅用岗位的工作描述,而是需要通过岗位技术工作,描述出所有相关的技术要素,及其背后的技术知识,而关键在于对技术核心概念(包括系统、资源、制约条件、优化和权衡、过程、控制等)的理解和认识[4]。

从认识逻辑学看,上述人才培养认识逻辑包含了两个认识论的重要概念――“知识与信念”,其中,逻辑起点的工作(行动)领域以及逻辑路线中的技术领域对人才培养的知识做出了规定,而逻辑终点的实践领域则表明了对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信念”。按照认识逻辑的理论,“当知识是完全时,信念就转换为知识,此时知识和信念是等价的”[5],显然上面对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描述中,关于工作领域和技术领域,事实上组成了学习领域的全部知识基础,而实践不仅作为教育的信念,同时也通过实践让实践本身转化为学习者的经验知识。这样的人才培养认识逻辑梳理是必要的,由此可以将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认识过程中的感性、知性和理性连接起来[6]。

这里还需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上述讨论的人才培养认识逻辑及其路线问题,不等于人才培养逻辑,即不等于人才培养的实践路线,在实践层面,人才培养必然需要通过课程来具体实现,而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将有助于我们在课程实践层面讨论相应的课程逻辑[7]。二是关于教育的认识逻辑问题。由于在教育的实践层面会涉及更多、更复杂的非学术问题,包括文化、历史传统、国家政策等,很难有一个被大家普遍接受的逻辑解读。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当以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看待技术与职业教育时,应该更加容易理解我国关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政策。

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工作――基于IET的认识

(一)工作领域――工程技术活动范围

作为国际普遍认同的工程技术教育标准,IET关于工程技术工作领域(范围)的属性特征描述是定性的,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作用。对于我国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教学标准制定来说,除了应该有工作岗位(群)的描述以外,还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的层次要求,透过职业技术工作的表象,对工程技术活动涉及的技术或非技术要素(因素)有一个基本的属性特征认识,进而对相应工作领域的技术领域和学习领域有质性的认识及描述。

(二)技术应用能力

到目前为止,我们要对技术应用能力作出定义似乎是困难的,原因是我国并没有对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给出确定的定义,学术界也没有对技术应用本身作出过普遍认可的界定。为此,我们在这里仍然要引用IET对专业工程师(Professional Engineer)、技术师(Engineering Technologist)和技术员(Engineering Technician)专业技术能力的相关描述,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技术应用能力。IET对技术师的专业能力界定包括以下13条[9]:理解和运用体现在广泛接受并且被运用的程序、流程、系统或方法知识;理解和运用他(她)特定工作范围内的程序、流程、系统或方法知识;识别、明确和分析广义的问题;对广泛定义的问题设计和开发解决方案;评估广泛定义的技术活动的成果和影响;确认广泛定义的技术活动对社会、文化和环境产生的合理并可预见的一般性影响,并考虑到可持续发展,承担参加这些技术活动的责任,以避免对公众产生危险;在技术活动的过程中,应能够符合所有法律和法规要求,保护公众健康和安全;从事遵循道德的活动;在一种或多种广泛定义的技术活动中,能够承担一部分或全部的管理;与他人的活动过程中能够清楚地沟通;有足够的维护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以确保自身的职业持续发展;选择合适的技术来处理宽泛定义的问题,并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判断力;能够在一种或多种被广泛定义的活动中作出决定,并承担一部分或全部责任。

在上述专业能力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专业能力包括技术应用能力(知识理解与运用、问题分析、技术判断、设计和解决问题、技术评价、技术管理)、文化能力(社会责任、伦理责任、法律责任)、通用职业能力(^续学习、沟通)等。上述IET的专业能力标准是原则性的基本表述,对于具体的能力要素内涵,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更为细致的说明,对于不同的专业还需要给出特别的要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IET关于知识能力的表述是理解与运用,所有能力的表述体现了个体的素养要求。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基于国际资格框架和专业认证的认识

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对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学习者的学习结果认定,包括学历、学位、证书等有着严格规定,同时对高职教育还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则制定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由此构成了国家教育和职业资格体系。但是由于两种体系只是在纵向各自形成,在横向却没有相互对比和依照,而且各自在纵向是分别按照学术标准和职业标准所建立,缺乏一种能够反映教育的学术标准和职业的资格标准相互对应的规格要求。另一方面,即使是在统一的教育体系下,对于不同层次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没有可以比较培养规格的基本毕业要求(学业标准)体系。而国际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不仅有许多成熟的国家高等教育标准、职业资格标准,还有近几年来形成的国际资格框架和高等教育认证协议,对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统一性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对上述国际上通行的资格框架和专业认证标准的深入了解,更加清晰地认识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

(一)英国的资格与学分框架(QCF)[10]

英国的资格与学分框架(QCF)是为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以有利于学习者的学分转换及对先前学习的认可,而将原有国家资格框架(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NQF)和高等教育资格框架(Framework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fications,FHEQ)进行对比后,所作出的学业比对性测量框架。这里我们只就相应于我国应用型本科和高职教育(专科)的层级,来认识QCF的相关等级描述,进而形成对我国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认识。表2是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中4~6级的资格(规格)标准描述,其中4级相当于我国的专科(高职),6级相当于我国的大学本科,5级在专科与本科之间。从该表对不同等级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描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人才规格的差异性,这样的差异性可以是范围或程度性的。例如:在认知和理解力维度上,4级的知识表述是“实用性、程序性”,5级的表述是“实用性、技术性”,解决问题表述分别是“明确又较复杂非日常的问题”和“较复杂环境”,理解力的表述分别是“解释和评价”和“分析、解释、评价”;在应用和实践维度上,4级需解决的问题的表述是“明确又较复杂”,5级的表述是“明确但复杂”,6级的表述是“有限解释但涉及因素复杂”,而相应的问题解决要求分别是“运用适当的调查”“运用相关的研究”“运用和设计研究”。

(二)欧洲资格框架(EQF)[11]

欧洲资格框架(EQF)通过涵盖各教育阶段8个级别的资格标准,用以认证各种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学习结果,该资格标准是用知识、技能、能力来表述的,按照对能力与技能概念的理解,欧洲资格框架中的“技能”一词应该是专业技术能力,而“能力”一词属于通用职业能力。表3列出了欧洲资格框架4~6级的资格(规格)表述,同样相当于我国的专科(高职)到本科教育。该标准在知识维度对4~6级的描述分别是:“广泛背景的事实和理论知识”;“全面的、专业化、事实性的理论知识,以及某些跨学科的认识”;“高级知识,包括对理论和原则进行批判性理解”;对专业技术能力的描述分别是解决“具体问题”、“抽象问题”、“复杂和不可预测问题”,等等。

(三)美国ABET工程技术教育专业认证标准[12]

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 and Technology,ABET),是美国著名的高等工程技术教育专业认证机构,对全美高等教育的工程类专业(EAC)和技术类专业(ETAC)进行评估认证工作。ABET也是《华盛顿协议》和《悉尼协议》的正式签约会员。ABET认证的技术类专业并不是按照学科分类,而是按照技术领域分类,比如空调/制冷/采暖/通风工程技术、汽车工程技术、化工/工艺/设备工程技术、土木工程技术、制图/设计工程技术、机电工程技术等专业类。专业认证标准包括一般性标准和具体专业的专门性标准,其中一般性标准是所有专业都必须遵照的基本标准,包括:学生、专业教育目标(教育机构向社会公布的)、学业标准(副学士、学士学习成果)、持续改进、课程、教师、设备、学校支持等共八项。表4是技术类专业本、专科学业标准的一般性规格要求。从表4中可以看出,本、专科学业规格的主要差异在于:职业技术工作领域的一般性和广泛性;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一般性或广泛性;技术原理应用要求,专科更多依赖于经验性知识,本科更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流程和系统性;本科还要求社会和全球视野下的知识。

(四)认识与启示

1.培养目标的素养导向和技术应用性

从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欧洲资格框架和美国ABET专业认证标准来看,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技术应用型,例如在标准中使用了以下表述:“选用相关的方法、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运用调查、研究、设计方法”;“在某个工作和学习领域内解决具体问题,或抽象问题,或复杂、不可预测问题”;“应用知识、技术、技能和使用现代工具”,“应用数学、科学、工程的知识和技术”。特别是ABET要求课程体系的技术内容“着眼于科学和工程必须的应用方面”。另外,从英国资格学分框架、欧洲资格框架和美国ABET专业认证标准的内涵,以及《华盛顿协议》对毕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表述看[13],与技术素养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是一致的。例如:

技术文化――“了解、理解工作或学习领域的各种观点、方法和学派思想”,“知晓工程技术解决方案对社会和全球性范围内的影响”;“在复杂工程问题解决的实践中,应能够合理分析评价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技术思维――“能够识别、分析、解决广义(广泛性)的工程技术问题”,“分析、解释和评价相关的信息、概念和理念”,“用包括实验的方法分析、解释问题,……对复杂问题的预测、建模,并理解其局限性”。

技术行为――“能够进行标准测试和测量、实验分析和解释,并应用试验结果改进流程”,“评述方法、行动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技术态度――“在可能发生不可预知变化的工作和学习情境下,进行自我管理”,“理解和承诺职业(专业工作)道德的责任,包括对多样性的尊重”。

从上述具体并可理解的表述中可以看到,技术素养并不是不可具化和不可测量的概念目标,而是可以表达为可具体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是关于态度目标表述为“理解”“承诺”与“责任”,这是与我们现行的专业标准和培养方案中素质(态度)表述的最大差异,尽管这是专业教育目标的一般性要求,但在具体的教学目标达成评价中,“理解”与“责任”是可以被测量的。

2.学业要求的规格差异性

从上述英国资格学分框架、欧盟的国家资格框架和美国ABET专业认证标准可以看出,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是通过知识、能力的规格性要求来予以区别,这样的规格区别仍然是定性、原则性和框架性的,但却是带有根本性的核心描述,对于我们在制定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本科与专科层次的规格性要求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从上述资格和学业标准的表述看,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本、专科规格差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区别。

知识领域:广泛的、事实性的/全面的、专门化、跨学科/特定的、高级的;实用性、程序性、理论性/实用性、技术性、概念性、原创性。

认识、认知水平:了解/理解/批判性理解;解释、评价/分析、解释、评价/批判性分析、解释、评价。

问题解决领域:狭义的(有限性)/广义的(广泛性);熟悉的问题/不常发生的问题;技术规范之内/技术规范之外。

题解决难度:具体问题/抽象问题/复杂而不可预测问题;明确但较复杂/明确但复杂/有限解释并复杂;基于经验的分析/需要抽象、独创的分析。

应用性:技术应用/原理应用;经验的程序和方法/理论出发超越经验的。

3.课程体系

美国ABET技术教育认证标准除了对技术类专业的副学士、学士课程提出应用性原则外,还要求:技术课程的学分应该在总学分的1/3至2/3之间,包括一门为以后逐渐复杂的技术课程学习做准备的技术核心课,技术训练课程应该能够发展学生使用技术设备和工具的能力;专业课程的基础科学内容应该包括物理和自然科学实验训练的课程;本科还需要提供综合性或一体化经验课程,以便能够让学生具有在解决问题中运用技术和非技术的能力;需要通过企业实习和校企合作的形式提供学生的经验性课程学习;课程设置及学习目标设计须由来自企业的专家和毕业生代表共同参与[14]。上述ABET对课程体系要求的描述,可以归纳为以下原则:一是技术教育的课程应该以技术课程为主;二是技术设备、工具的使用、维护能力训练课程是重要的技术实践;三是技术教育应该有实践性的科学训练课程(如实验课),这样的训练是观察、分析、研究的思维训练;四是解决问题(技术或非技术)的综合性训练课程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其中非技术性能力应该包括文化能力、管理能力等。显然这样的课程原则与我们提出的技术素养导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认识是一致的,并且可以成为高等技术(职业)教育课程决策和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或依据。

四、结语

提出高等技术(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问题,对于正确定位专科和本科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是必要的,其关键是对于技术领域和工作领域的认识。对此,欧美工程技术教育资格框架和专业认证体系所描述的工程技术教育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认识视角,并且对于我国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完善与实践探索具有借鉴意义,对于实现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素养转向,建立我国不同层次工程技术教育标准,以及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对应的统一资格w系,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姜大源.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2-33.

[2]孙善学. 高校转型的语境整合与路径选择[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8):5-11.

[3]徐国庆. 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1.

[4]国际技术教育协会. 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M].黄军英,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刘瑞胜, 等.认识逻辑(1)关于知识和信念的逻辑框架[J].计算机学报,1998(7):627-637.

[6]陈运贵.关于认识逻辑学的几个问题――兼评张盛彬教授的《认识逻辑学》[J].皖西学院学报,2009(4):40-42.

[7]程宜康.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逻辑简论[J]. 职业技术教育,2012(33):43-48.

[8][9][13]IEA. Graduate Attributes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Version 3: 21 June 2013)[EB/OL].[2016-06-07].http:/.

[10]董显辉. 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研究与汲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9):59-63.

[11]谷峪, 李玉静. 国际资格框架体系比较研究――基于对英国、欧盟、澳大利亚的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 2013(25):84-89.

[12][14]ABET. Criteria for Accredit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grams 2016-2017[EB/OL].[2016-06-03].http:///accreditation/accreditation-criteria/criteria-for-accrediting-engineering-technology-programs-2016-2017.

Several Understandings on Nurturing and Training Talents with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Skills

Cheng Yikang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Higher technologic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not just about labor process (overall process of work), but also about technological process. Therefore, the overall process of cultivating and training talents with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skills shall be presented in the following sequence: work-technology-learning-practice. As descriptions of knowledge, ability and literacy requirements sta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and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education, training goals of talents with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skills at different levels are technological-literacy-oriented and the training standard shall depend on what fields of technology are concerned and what levels of technology are required.

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论文 第3篇

[论文摘要]据对笔者所在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入校后不知道或不清楚自己所学专业要学什么知识、毕业前应考取何种相应证书的学生比例非常高,在此比例中尤其以来自县城和农村的学生居多。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明确其所学专业的学习要求,告知学生社会上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及要求,并引导学生科学地选择学习内容,有意识地培养专业技能,积极主动地去考取相应的证书,这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就业观,营造浓郁的校园学习氛围都是十分有利的。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就业教育;教学

一、广西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

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的兴起和迅猛发展,快速改变了全球原有的经济格局以及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电子商务在催生新经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中所表现出的巨大能量,以及使其成为评价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广西属于西部落后地区,选择怎样的一种适合自己区情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乃是众多人关注的焦点。首先,这方面的人才在我国资源稀缺,特别是随着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更突显了这一矛盾。广西由于自然、社会和经济等诸多劣势因素,对人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这就必然导致人才的匮乏和流失。其次,企业管理水平落后,商务观念和信息意识依然薄弱。广西许多企业的管理尚处于主管随意的经济管理阶段,而管理程序化、科学化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基本要求。中国电子商务是有主导信息技术的IT业界推动的,在发展之初就带有浓厚的技术倾向,“重技术、轻商务”的现象比比皆是,广西的商务观念和信息意识尤其薄弱。这显然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极为不利。

二、以职教特性为依据,提倡就业教育

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特性,明白职业教育的宗旨,教学才能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增强推进面向市场以及学校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一)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看。在职业学校学习技术技能,以博得企业的青睐,获得职业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因此,职业教育也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二)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上看。职业教育应该面向实际、面向社会,适应具体职业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

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实用性人才。

(三)从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来看。就读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成绩相对较低,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虽然这些家庭都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但由于历史的与现实的原因,家庭的境况和子女学习状态、健康状况或出于某种无奈等种种因素,大多数能比较理智地选择职业学校,通过求学,进而就业,在社会上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我们以职业教育特性为依据,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提倡就业教育。学校要与市场保持零距离,要高度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就业市场的变化,相关政策的调整,及时研究应对措施,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绩评估等,把学校改革发展成受社会欢迎的中等职业学校。

三、以就业为导向,转变思想观念

(一)转变学生观念

我们要积极地面对学生现状,由于生源文化程度的参差不齐和整体素质的下降,教师所面对的一部分学生学习现状:1.文化基础薄弱又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2.渴望一技之长又缺乏刻苦精神。3.兴趣爱好广泛又表现消极、懒散的堕性。4.乐于接受信息又厌倦踏实学习。这与学校的培养目标存在着很大的反差。

润物细无声的教师,首先要懂得学生的真正需要,要理解学生。并且在教学中要关注和正视学生间存在的认知差异,如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潜在兴趣、学习态度,乃至道德水平的差异,从而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在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与教务、学生等管理部门一起实施有效的管教管导,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咨询,给予学生不同的启发、诱导和教化,使学生转变错误的价值观念,纠正不良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校风。

我们要开展学生观的研究,要把教育的基点放在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上,将职业指导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树立每一个学生未来都可能在某一个领域成为佼佼者的观念。

(二)转变教学观念

1.就业教育与人生规划教育相结合

如果我们把就业教育看成是帮助学生实现“短期目标”,那么人生规划教育就是意在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目标”。开展就业教育有利于通过让学生明确就业取向,认识社会用人要求,从而激励学生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知识、培养专业技能,为实现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2.就业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

就业教育不仅仅是就业部门的工作和任务,各个科任老师也应该主动参与到就业教育当中来。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到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在今后找工作的时候,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能在工作当中更好地运用所的知识服务于社会,提升自己。

3.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教师面对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城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职业教育的改革变化,要加强在教学理念、教育心理等等的教学思想准备,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1)强化中职电子商业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是突出中职学生电子商务核心能力的必然要求 ;

(2)适应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特点,也应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

(3)要提高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适应能力,也应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

四、以就业为导向,实现教学改革

(一)体现中职特点,实现教学改革

1.制度创新。树立服务意识,探索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制度。

2.专业开发。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从实现学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出发,优化具有岗位性和灵活性的专业设置。

3.课程改革。课程改革要适应社会人才的培养需求,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适应性和实践性。

4.探索文化基础教育的能力培养。文化基础课以“必需”和“够用”为度,文化基础教育中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二)突出专业特点,强调技能培训

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首先,我们要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其次,我们要明确教学的定位,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变化,瞄准行业企业的就业岗位需求,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改革学校教学的课程、改革教材及改革教学实施过程,实现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挂勾,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路子。再次,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不能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而是把用人单位满意不满意、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家庭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学校职业教育质量的最终标准。

1.加强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努力实现学生到企业实习,有利于学生技能发展和实现就业。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探索与试行:

(1)课堂实训与专业教学相适应。

(2)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

2.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以用综合作业、学科课堂教学实训、调查报告、实习报告、模拟招聘等方法,改进考试考核方法,重视考察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论文 第4篇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重要性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发展

在教学工作中发现,有些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来自家庭社会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心理上形成了不健康的因素。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如果家庭、学校、社会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其心理不平衡、性格偏异,产生不良的后果。

本文对这个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

1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固有的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自尊心、成人感日见增加,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服从长辈的意识淡薄,喜欢独立思考,不愿别人把他们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有些青少年过分强调自我,惟我独尊,对于老师家长善意的批评、帮助不愿接受。有意反其道而行之,他们经常用反抗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种心理如果加以引导,可以激发青少年求异的思维和创新的火花成为一种积极的因素,否则就会养成偏激固执的不良心态。

2脆弱、孤独的封闭心理现在的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而他们的父母因忙于事业,大多无暇顾及他们,有些青少年就会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不愿与老师同学谈心里话,把自己的心理封闭起来。有些青少年从未吃过苦、受过挫折,在日常的学业或生活中如果碰到不顺心的事,心中的苦闷没办法得到排解,就会处于焦虑、抑郁状态。这种脆弱封闭的心理承受不了挫折,一旦遇事就会惊惶失措,甚至精神崩溃等。

3应试教育,是孩子心理不健康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激烈的升学竞争,家长们都望子成龙,这种迫切的愿望使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频繁的测验、考试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使他们逐渐失去自信。此外,父母的离异,或亲人的死亡等都可能造成学生的不健康的心理。

中学生的心理挫折大部分来源于成绩的不理想和同学相处不好。老师要对学生的挫折心理给以正确的指导,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比如,用远大的理想激励学生,并要及时地告诫学生,有了远大的理想是好事,但理想和现实有很遥远的路途,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汗水。经过恰当的教育和激励,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增强了,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成绩也将随之提高。

总之教师要用无限的爱心感化学生,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艺术的基础。老师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细节决定成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培养未成年人良好道德品质要从细节开始,因为道德体现在细节里。细节是我们生活中的点滴行为。当这些行为慢慢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时,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习惯与品德之间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好的道德品质,自然会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反之,如果一个人具有了良好的道德习惯,那么他的道德品质也会稳定下来。所以,各种稳定的、良好的细节或行为,既是德育追求的目标,也是评价德育水平的重要标准。

5青少年要有道德准则我国城乡青少年大多存在社会体验不足的缺陷。一方面,我国城市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在接受信息方面较过去有很大变化,但是这些知识的获得大多来自书本、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广播等,是间接的。虽然父母们常常苦口婆心地对青少年说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讲卫生容易生病、要学会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等等,但对青少年来说,父母的话仍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要让青少年们形成良好品德,道德实践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6尊重青少年的主人地位尊重青少年的主人地位,还要深入了解他们,根据青少年的天性来教育他们。如果不能对青少年有足够的了解,德育教育很容易走弯路,走错路。明明青少年的性格是内向的,非要培养成一个外向的人,这是比较难的,也是违背青少年的本性的,形成了心理障碍。

另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青少年的心理障碍,帮助青少年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学校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不仅如此,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心理健康重要意义论文]

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论文 第5篇

一、构建科学的考核制度

受传统的计算机教学的影响,我国职业计算机教学中依然以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考核为主。而忽视了对其实践能力的考察。针对这一现状,计算机教学必须认识到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将实践与教学理论相结合,这样才能使计算机考核制度更加合理,具体操作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计算机思维进行考核,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计算机教学的目标,安排不同难度、不同方式的计算机考核。给予学生的正确的评分,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科学的考核制度有助于对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得以提高。

二、计算机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是计算机教学效率的提高,对于职业教育学生来说,其能力、兴趣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能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目前,职业教育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也为了自身的稳定发展,已经开始重视计算机方法的创新。形象教学法、实践操作法等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形象教学法的应用

形象教学法目前在职业教学中应用较多,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这是由于职业学生多数未参加过高考,基础水平较差,对学生存在抵触心理,因此提高其兴趣十分重要,通过形象教学法,将计算机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图像等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并且养成自我探索的习惯。实际上职业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反而较多,只是其将大部分时间应用于电脑游戏上,这是其对计算机存在的唯一兴趣。学校应抓住这一特点,在计算机课程设置时为其安排娱乐性质的教学方式和内容,给赋予学生更多的操作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计算机学习的乐趣。并且通过一些趣味的计算机内容使学生降低对计算机游戏的沉迷程度。同时培养学生对更高的计算机知识探索欲望,提高职业教育学生计算机教学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的人才。

(二)操作实践法的应用

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职业计算机教学的根本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应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尊重学生思想的前提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学生应获得更多的操作机会。基于此,校方应增加计算机基础设备投资,为每个学生提供计算机上机操作机会。减少枯燥的理论讲解,教师将基础理论形象的讲解给学生,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实践证明,将教师演示与学生演练分开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的效率。

(三)提高职业教育计算机师资力量

教师综合水平的提高也是计算机效率提高的关键。针对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师的水平,应对其进行适当的培训,可通过在职培训或者为其提供国外留学的机会。使教师了解职业计算机教育的专业分布特点,了解学科特点,从而树立正确的计算机教学理念,提高对计算机教学实践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教学手段选择上都能做出合理的分析。使职业计算机教学的效率得以提高。另外,在计算机教师招聘上,应致力于选择综合素质较高或者具有潜力的计算机教学人员,提高计算机师资整体水平。

三、总结

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提高,同时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几率增大,这也是其在就业时面临巨大的压力。只有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才能够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实践的操作是学生生存之本,因此对于职业教育学校来说,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致力于提高教学效率。

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论文 第6篇

一、国际经验本土化推进中的问题分析

任何一个理论的产生都有其历史文化根源,有其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基础,而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产生更需要对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而这些都与国家自身发展现状有极大关系。跨文化因素在国际经验本土化实施过程中是否会“水土不服”?答案是肯定的,在我国引进国际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实践中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于国际先进理论或成功方法的引进的确存在本土化的问题。

(一)引进先进经验缺乏科学性、计划性

在职业教育国际经验引进和借鉴方面,在国家层面上没有进行论证和设计,而是由各地方政府和各职业院校自主决定,因而在我国几乎相同时段出现世界众多国家的教学理论和模式的引进。优点在于多样化的嫁接,各种理论或模式的适应性如何可以进行比较,缺点在于各说各话,各种水土不服,没有进行适应性论证的引进,造成教育资源浪费,使得原本就缺乏理论指导的教学实践更加陷于“表面热闹”的状况,缺乏对教学改革指导的实效性,对西方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基本上是在同一层次上阐述同一个问题。

(二)缺乏吸收国际经验的理论基础

我国虽然是教育大国,但缺乏成体系的教学理论,理论的研究落后于教学实践。鲁洁在1993年发表的《试论教育学的本土化》文章中指出:“80年代以来,……在中国教育学的学术领域,对来自外国的教育学的思潮、理论和各种科学成果,不作具体分析的简单移植,一种全盘西化的现象也还存在”[3],而时至今日这种拿来主义还是存在。因此,在对教学改革实践中,用国外的理论解释国内的实践结果,一定程度上是回避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问题,满足于没有现实生存可能性的“教学开发与设计”。

(三)缺乏国际经验本土化借鉴的制度环境

有效教学理论的实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制度环境基础上。每一种理论都有它产生的背景和实践基础,纵观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往往是由国家层面统领的各界协商、论证制定的,对职业教育发展有着极大的制约或促进作用。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相关的一些制度正在讨论中。

(四)缺乏国际经验本土化实践的教学环境

目前一些国际经验在我国无法大规模推广,就是由于引进和实践都是在特殊情境下进行的,而在普通中高职教学实践中受到诸多限制。从微观层面来看,以学科课程逻辑编写的教材自然无法适应工作导向的课程开发,没有职业经验的教师更难以完成对典型工作任务的解析和学生学习的引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难以承担实践能力培养的任务,尤其是以招生和升学为主要任务的许多学校无法把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二、构建本土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建议

通过对30年来国际职业教育教学经验引进和推广的总结,以及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大而不强”现状的反思,结合我国国情构建本土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势在必行。同时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整合前期的实践经验,分析国际经验本土化路径,解决套用国外教学方法带来的问题,提高借鉴的实效性。我们不必要追逐在国际教育经验的背后,忙着生吞活剥的硬消化和纠结于学得“像不像”的问题,更应该立足于自己的需求,对成功经验兼收并蓄。

(一)开展对国际职教教学理论的迁移适应性研究,整合试点经验

由职业教育主管行政部门牵头,对中高职国际教学经验引进与实践经验进行整合提炼,同时开展对源职教教学理论的基础研究。对源职教理论的研究,要考虑该理论形成的历史原因和文化根源,尤其充分考虑该理论产生的经济背景,教学理论往往涉及到关于人性、人的发展和教育功能的'思考。在对试点单位进行经验考察和整合时,要注意地域的差异,以及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要走进课堂、走进企业。

(二)开展对技术性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制定科学统一的职业标准

我国目前职业资格标准和考试的主管部门是劳动人事部门,但职业教育的主管部门是教育部门,在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国家级大赛中使用的是教育部门制定的标准,二者之间存在差距,这也给中高职院校在教学上造成困扰。以职业适应力和胜任力科学制定各类职业岗位的职业标准,在对我国产业发展升级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从新手到专家型人才的发展历程,找出有影响力的关键事件,以及人格因素,研究培养和培训的路径。

(三)开展职业教育教学的系统设计,开发相关教学文件

组成由各界相关人士构成的工作组,开发国家标准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大纲,教科书和教学资源库,并且不断完善网络资源库,以利于社会性学习。这些教学文件的开发必须要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工作岗位的分析和应用性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必须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追求,注重实践,体现实践性智慧的培养。同时鼓励各类院校根据地区差异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和教学资源。

(四)开展教师专业培训,以教学标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改革中任何举措最终都由教学来完成,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完成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根据目前职教教师队伍的来源构成,在培训中主要应该注重两方面,一是企业实训,二是课程开发和专业教学法。这二者在职教师资个人素质中都属于“缺失”部分,但又是职教师资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在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的基础上,能否进行专业课程自主开发,根据国家标准进行教学内容构建,并熟练掌握和使用教学法,是对各合格职教教师的基本要求。

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论文 第7篇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储备知识、 锻炼能力、 提高素质的关键时期。而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大一年级, 面向高校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指导他们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并加以个性化、 全程化辅导, 是极为重要和极其必要的, 既有助于完善高校教育体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有效实现全方位育人, 有力改善就业质量, 也有利于新生更快、 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及时摆脱盲目乐观或盲目悲观两种病态心理, 明确自身发展目标, 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实现个体全面发展。

然而, 当前高校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总体效果不甚理想, 这其中既有高校方面的原因, 也有学生方面的问题。因此, 切实增强高校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 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将对高校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如何进一步增强高校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

二、高校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调查与分析

为全面了解高校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笔者编制了调查问卷, 并于2012年3月面向广州八所高校的2011级本科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本次调研涉及综合、 理工、 农林、 医药、 师范、 语言、 财经等各类高校, 共发放问卷2 000份, 回收问卷1 860份, 其中有效问卷1 790份, 有效率为, 样本分布如性别、 专业、 生源地等比较合理, 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分析:

(一)自我认知和专业认知

关于对自己的价值观、 兴趣、 能力和性格的了解, 多达的同学只是“有一些了解”, 仅有的同学表示“非常了解”, 还有同学“一点也不了解”。同样, 关于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的了解, 多达的同学只是“有一些了解”, 仅有的同学表示“非常了解”, 还有同学“一点也不了解”。然而, 对于是否接受过职业价值观、 职业兴趣和职业技能方面的测评, 仅有四成同学表示“接受过”, 其余同学则“从未接受”。可见, 在自我认识方面, 尽管有超过半数的同学自认为自己了解自己, 但实际上对自身缺乏科学、 系统、 全面的认知。

对于是否了解所学专业的对口职业, 仅有的同学表示“很清楚”, 近一成同学表示“一点也不知道”。而且, 只有的同学主动且深入地了解过所学专业的对口职业, 的同学则“从来没有关注过”。对于是否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前景, 以及是否了解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均有超过一成的同学表示“一点也不了解”, 七成同学则表示“有一些了解”, 仅有极少数同学表示“非常了解”。关于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规划, 的同学表示“已经有了完整的规划”, 的同学表示“比较迷茫, 根本没想过”, 其余同学则“正在规划中”。可见, 在专业认识方面, 大部分同学对所学专业的就业状况和素质要求缺乏主动且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还没有明确的目标, 尚无确切的规划。

(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行为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概念, 的同学表示“听说过, 并且有一些了解”, 超过两成的同学表示“听说过, 但没有去了解”, 仅有的同学“非常熟悉”, 还有极少数同学“没有听说过, 感到很陌生”。有近一成同学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新生“不怎么重要”或“一点都不重要”, 超过五成同学表示“比较重要”, 的同学则表示“非常重要”。关于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兴趣, 分别有和的同学表示“非常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 两成同学则表示“不怎么感兴趣”或“一点也不感兴趣”。

对于是否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仅有的同学表示“已经有完整的规划”, 而“正在规划中”的同学多达, 另有两成同学表示“比较迷茫, 根本没想过”。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的同学表示“一点也不了解”, 的同学表示“有一点了解”, “有比较多的了解”的同学接近三成, 而“非常熟悉”的同学仅占一成。关于是否主动向老师、 学长或专业人士请教过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近五成同学表示“从未请教过”, 的同学只是“偶尔有过几次请教”,“ 有过很多次请教”的同学不足一成。对于是否思考过自己喜欢哪些职业、 不喜欢哪些职业, 半数同学表示“正在思考中”, 的同学表示“很清楚”, 近一成同学则“还没有想过”。对于是否确定了自己毕业后将从事的职业方向, 仅两成同学表示“已经确定”, 逾七成同学表示“正在考虑, 但没有确定”, 其余同学则“还没有想过”。

可见, 尽管大部分同学具有较强烈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已经认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并对其表示出兴趣, 但很多同学却没有将这种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满意度

关于高校是否应该针对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 近四成同学表示“非常有必要开展”, 的同学也表示“应该适当开展”。然而, 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获取途径, 仅有的同学表示来自“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另有的同学表示来自“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其他同学则是通过网络等途径获取此类知识; 对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培训和指导, 仅有的同学表示“接触很多”, 而逾五成同学表示“从未接触”。关于是否对学校开展的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感到满意, 仅有一成同学表示“非常满意”, 四成同学表示“比较满意”, 其余同学则表示“不怎么满意”或者“一点也不满意”。可见, 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并采取有力的针对性措施扩大教育覆盖面, 切实提高教育实效性。

三、增强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实效性的对策

2007年, _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07 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提出“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 教育部随后下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 提倡“从2008年起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 “经过3-5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本文基于全过程育人、 全员化育人、 全方位育人的基本理念, 尝试从高校视角出发来挖掘增强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加强重视、 成立机构、 建设队伍、 健全机制, 确保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

加强重视。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引起学校领导及老师、 学生、 家长的高度重视。各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 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文件的要求, 切实做好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形成学校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学生主动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家长热情参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良好局面。

成立机构。各高校要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加强领导, 成立学校、 学院两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门机构。在学校层面, 成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领导小组, 负责统筹安排全校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组长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 成员从学生工作和就业指导等部门中抽调。在学院层面, 成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小组, 负责具体落实本院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成员由负责学生工作的院长和党委书记、 专兼职辅导员及班主任组成。

建设队伍。负责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教师, 在教育背景、 工作经历、 擅长的教育方式上存在差异, 则必然导致教育效果相差甚远。为此, 各高校要着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 专兼结合、 高素质、 专业化、 职业化的教师队伍, 鼓励自主学习, 倡导知识共享, 加强业务培训, 增进内部交流, 重视理论研究, 打造学习型团队, 营造全员化育人良好氛围, 全力保障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健全机制。各高校要建立和健全资金保障、 教师激励、 评价反馈、 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机制。要安排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项经费, 用于指导教师的业务培训和内、 外部交流, 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材编写和相关理论研究。要制定激励指导教师的保障制度, 对参与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老师, 除承认其工作量之外, 还应给予学校教学人员的相应待遇。要定期开展相关评比评优, 对工作成绩突出者进行表彰, 并在职称评定、 评优晋级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要注重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开拓并维护全社会支持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良好局面。

(二)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前期教育与后期教育相衔接, 增强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高效性

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完整的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由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两个部分共同构成, 二者功能互补、 缺一不可。

课堂教育侧重于共性教育, 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程、 专业导论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系列讲座等。其中, 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程主要向新生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方法; 专业导论课程主要向新生介绍专业的基本知识、 历史与前沿、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就业状况等; 职业生涯规划系列讲座主要是教授和学术带头人讲解学科特点、 专业概况及就业前景, 知名校友讲解自己的学习经历、 职业历程和工作现状, 行业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经理讲解本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人才招录标准。

课外教育偏向于个性教育, 是对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 旨在帮助新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 更好地进行专业认知和行业认知, 增强专业学习的方向性。课外教育主要包括面向新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服务, 建设职业生涯规划专题网站, 组织新生参观专业实验室, 参观行业知名用人单位, 鼓励新生参加学生会、 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 参与科技、 文化、 体育、 艺术等方面的校园活动, 诸如行业调研及就业状况调研、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和高年级学长交流会等。

前期教育与后期教育相衔接。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应遵循全过程育人的原则, 系统地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

由于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不断提高, 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变化, 自我认知、 职业认知以及职业目标也将随之改变和调整。职业目标的动态性与发展性决定了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树立, 职业生涯规划方法的掌握, 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 而不仅是职业生涯目标的初步设定。

作为就业指导教育中的前期教育, 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与后期教育有效衔接, 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顺利成才、 走向成功的最终目的。后期教育主要是指: 在大学二、 三年级开展素质拓展教育, 以培养基本能力、 拓宽知识领域和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 并引导学生在重新认识自己、 深入认知行业的基础上适时修正职业生涯目标, 拟定新的实施计划; 在大学四年级开展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 就业程序、 就业心理、 面试方法、 择业技巧等方面的教育, 主要包括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以及开展相关的就业指导活动。

(三)注意厘清几种关系, 实现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长效性

厘清入学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关系。新生入学教育不同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但二者的长远目标一致, 且相互补充、 相互促进。新生入学教育阶段性较强, 一般来说短则一周, 长至一月, 主要包括校史校纪教育、 校风学风教育、 校园安全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 专业思想教育、 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等几个部分, 主要目的是解决大学新生在学习适应、 生活适应、 心理适应、 环境适应、 人际关系适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协助新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和身份过渡, 尽快熟悉和适应大学校园生活。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新生入学教育同时开始, 但延续时间较久, 一般长达一年。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引导新生学会探索自我、 认知专业、 规划人生, 将有助于新生调整心态, 及早适应大学环境, 有效促进入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厘清学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学业生涯规划是对大学四年学业的整体规划, 而职业生涯规划则是对一生职业生涯的整体规划, 二者虽有不同, 但紧密联系。 职业生涯规划是学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它为学业生涯规划指明了方向; 学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制定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 学业目标的完成情况将直接决定职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大学新生应该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 设计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业生涯规划, 将就业压力成功转化为学习动力, 实现学业与职业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 兰亚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其对策[J]. 中国青年研究, 2010, (9): 92-95.

[2] 楼仁功, 赵启泉. 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 2002, (6): 87-88.

[3] 金国雄, 于娜娜.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模式的探索[J]. 中国高等教育,2008,(18):50-52.

[4] 黄林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初探[J].江苏高教, 2008, (3): 125-127.

[5] 吴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调研及应对策略[J]. 教师教育研究, 2009, 21(5): 35-39.

[6] 张莉萍, 陈宪庚. 对高校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研究[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30(6): 143-144.

[7] 冯萍. 论职业生涯规划应从跨入大学开始[J].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2, 21(3): 64-65.

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论文 第8篇

摘 要:针对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从体制、办学思路、认识、供求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改革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中等卫生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1、基础素质偏低但仍具有可塑性

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于中职毕业的学生也建立了良好的上升发展通道,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专科层次招生为了有足够生源,降低录取标准,初中毕业生上高中读大学意愿加强,导致中等职业学校一般为学习成绩较差,且没有达到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学生。这些学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存在年龄小、自制力差、没有系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等特点。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存在较强的可塑性,如果能有良好的发展平台和严格的管理措施,符合教育理念,仍然可以有较好的发展。

2、教育目标明确清晰,上升通道畅通

3、社会对护理人才技能要求更高

一名优秀的护士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能,还要具备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与品质,学会接人待物、处理医患矛盾,学会尊重患者、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职业操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服务性的特点,这就对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卫生职业教育在实际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从各个角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与专业技能,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护理人才。

二、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等卫生职业教学主要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其教学目标不明确,基础知识与“三维目标”的结合不到位,学生教学教案当做任务机械地完成甚至抄写,教学过程多凭经验完成教材内容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教学效果和学习结果的检测只通过简单的试卷检测,教学效果与期待值相差甚远,而逐渐被淘汰。

1、基础知识内容复杂,技术知识不完善

目前,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教育的现状,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含量不高 ,学习内容要么难度过大、不易理解,要么过于基础化、知识闭塞,这种参差不齐的教学内容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同时,教学内容滞后或理论与实践脱节,也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导致学生从学校毕业之后,无法较快地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护理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应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做到“两手抓”,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创造学习平台。

2、教师以及使用的教材知识更新慢,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在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学生对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仍然依靠教师和教材。目前,临床护理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而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的更新周期较长,有时甚至会出现实验教材与实际技术操作发生脱节的现象,担负培养学生任务的教师因为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疏于临床治疗,又没有进修深造,导致护理临床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慢,这就会导致学生毕业走向岗位之后难以适应护理工作的进度和要求。

3、临床技能和基础知识仍有较大脱节

学校教育不应该与实际工作发生脱离,教育的落脚点就是帮助学生对职业做出恰当的选择,利用课程或项目提高学生的实际经验,这是国家目前倡导的现代学徒制的教育理念。熟练的实际操作经验和来自一线导师的指导,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提高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水平和特定情况下需要的情感态度的洞察力。然而,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仍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为重点,而临床经验和技术的学习等职业训练较为贫乏,理论与实践仍然存在较大的脱节,导致学生毕业之后,即使拥有较优异的基础知识,但因临床实际经验的严重缺乏而很难实现从学校向护理工作岗位的过渡与转换。

4、教学模式中学生仍然未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准备,尤其是护理工作岗位,要求学生不仅全面接受知识和技能,还应具有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思想,这样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而不被淘汰。目前的职业教育大多是基于绩效的教育,依据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业任务进行预期评估,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加之教学模式固化传统,不注重技术和态度的培养,淡化学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和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完成学业任务的过程中,常以被动地接受知识和经验为主,难以充分发挥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种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下,成绩较差的学生无法及时消化知识,考试成绩不如意直接导致学生厌学,成为一个“读死书,死读书”的缺乏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的人,进入社会也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近年来,由于社会需求和科技进步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培养模式也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但学生的整体能力培养仍然停留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缺乏对学生在护理工作中的服务意识的培养

护理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技术的掌握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走向护理工作岗位,但护理专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如果没有服务意识,面对服务对象,知识和技能都不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和运用。这种服务意识并非是到了工作岗位才需要拥有和学习的,而是在学习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由教育者潜移默化地教授给学生的一种精神。然而,就目前的护理教育而言,教师教学仍然偏向以传统的知识传授为重,对学生整体的健康护理体系的服务意识并没有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熏陶。

总之,护理工作要求日渐提高,这就要求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既能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具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和职业修养、品德。学校可以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提高教学的实用性,为学生建立既可以从容就业,也可以对口升学,继续深造的培养模式。只有这样,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护理人才。

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论文 第9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模式;课程体系

当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正努力通过各种途径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工作对象从应届毕业生扩大到在校学生。但是,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未真正理解其确切涵义,导致职业规划缺少自我针对性,职业生涯规划的应有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需要构建一个全程指导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相对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中。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以学生职业发展为主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实现课程从理论体系向教育体系、从知识课程向行为养成的转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职业生涯对人生的重要意义。通过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促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创业观,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职业素质,为顺利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做好充分的准备。

态度层面 要使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自觉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行动。

能力层面 要使学生具备自我探索、信息搜索与管理、生涯决策、求职、创业等基本能力,还应该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能力,诸如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知识层面 要使学生了解职业的特性及社会环境,掌握自我认知知识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自主创业的基本知识。

基于模块的课程体系

课程教学主要采用知识传授与行为引导相结合的模式,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及需求,将课程分为三个模块:职业生涯规划模块、就业指导模块、创业教育模块,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社会认知、自我认知、大学生职业生涯制定及管理、职业素质准备及职业发展、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求职应聘、自主创业准备等七个单元。通过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改变,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学生的相关技能。具体如下页图1所示。

开展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整个过程。每一学期都安排独立的内容,不同学期的授课内容之间相互联系,从而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内容上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实施时间上做到阶段性与连续性结合。

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社会认知 本模块通过学习职业基础知识、职业与专业的关系、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理论、结构理论及其他理论,使学生理解职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明确大学生涯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影响,唤醒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并维持有效行为。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做出生涯决策的时候可以理智地选择行业与职业,利用职业生涯理论解释自己的行为,进而更加理性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提高自身的行为约束能力。

自我认知 本模块主要包括学习兴趣、价值观、能力等自我认知的维度,个体、社会、测验三种认知方法以及气质、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与职业选择的关系。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职业价值测验、职业能力测验、MBTI职业性格测试、16PF测验等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自我认知的维度和方法,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从更加全面的视角了解自己,加深自我认知能力;能够理解职业选择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在做出生涯决策时能够更加全面地综合分析各种内部因素,避免陷入职业选择时考虑因素过于单一的误区;能够了解职业测评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测评工具,理性地看待职业测评结果。

大学生职业生涯制定及管理 本模块主要学习职业生涯决策影响因素、决策风格及方法,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撰写方法、步骤,大学生涯的主要任务、目标以及大学生涯管理方法等。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影响职业生涯决策的因素,掌握自己的决策风格,学习科学的决策方法,完善自己的决策风格;能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撰写方法及步骤,理性分析自己及外部环境,制定适合自己个性特点及综合能力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深刻理解大学生涯的主要任务及内容,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并付诸行动,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职业素质准备及职业发展 本模块主要学习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及培养方法、综合知识的提高途径、职业能力的内涵及培养方法、社会角色的转换与适应以及早期职业生涯管理等。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职业道德的内容及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掌握职业对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并了解提高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的途径及方法;能够了解学生与职业人的区别,并自觉地在大学生涯后期及社会实践期间以职业人的标准约束自己,顺利完成从学生向职业人的社会角色转变,并对自己的早期职业生涯做出有效的规划及管理,以便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 本模块主要学习求职过程中各方的权利及义务、求职过程中常见的侵权违法行为、违约责任与劳动争议以及劳动合同及社会保险的有关知识等,同时宣讲国家及地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在求职过程中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正确的途径合理合法地处理就业过程中产生的纠纷。

求职应聘 本模块主要学习设计个人职业形象的原则、个人简历及求职信制作、了解面试的流程、训练学生面试礼仪及技巧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简历和求职信的撰写技巧,具备基本礼仪,掌握面试技巧。

自主创业准备 本模块主要学习成功创业的基本要素、创业准备及一般创业过程、创业过程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等。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创业成功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了解创业过程,为自主创业做好准备,并能掌握创业过程中的实际技能,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机会。

以学生为核心,改革教学实施过程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应将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适应岗位工作需要的职业能力改为既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团队协作、组织协调、诚实守信、健康心理等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成才观、就业观。

普遍指导与个性化辅导相结合 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既要根据学生的共性安排相同的课程内容,采取集中授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信息收集、择业准备、求职技巧等就业知识的指导,更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兴趣、特长等,从个性塑造、潜能开发、个人理想和需求引导、个体职业能力倾向培养与测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方面进行小型的、一对一的辅导,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更多地应当是一种实践体验式教学,在整个就业指导教学过程中应避免空洞的说教,要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专题研讨、情境演练、招聘现场模拟等一系列实践性活动,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熟悉就业程序、掌握就业政策、提高就业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并在实践中检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成效。

顶岗实习策略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非常关键的环节,不但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让学生了解职业、了解企业、适应企业的最佳机会,是学生职业生涯的序幕。与相关部门协作,帮助学生顺利地渡过这个阶段,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内容。具体措施如下。

完善制度,设计方案,健全机构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设计方案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要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在管理上,实行由实习领导小组——指导教师——实习小组——实习学生的层层管理。在实习前,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安全意识,规范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行为,消除安全隐患。

加强宣传,达成共识,促进效果 要做好实施顶岗实习的宣传、动员工作,让用人单位、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及家长都能理解实施“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效环节,各方面人员应在思想上、行动上积极配合,让学生明白需要做什么,应当如何去做,准确给自己定位,为有序地落实方案和各项措施奠定坚实的基础。要使实习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的目的、任务和意义,充分认识顶岗实习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明确顶岗实习期间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自己日后的工作、学习及生活所具有的不可估量的作用,认真完成实习过程,达到良好的效果。

加强管理,掌握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顶岗实习期间,指导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从实习到就业的顺利过渡。

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 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不过分关注企业性质;克服依赖他人的思想主动就业;不局限于专业对口;不把高薪作为就业的首选条件;先就业再择业;自主创业;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引导学生做好各种心理准备,包括社会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承担工作责任的心理准备,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的心理准备,接受上司严厉批评的心理准备,经得起挫折的心理准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展开个人的职业生涯。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设计合理的教学体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高效学习的能力,是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高职教育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陆旸,杨希全,蒋宝陵.基于差异化视角的职业生涯规划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12-13.

[2]陆旸,王振国.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J].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4-15.

[3]张伟东,沈莉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初探[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41-44.

[4]李文静.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19):77-78.

[5]谢一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职教论坛,2007(8):25-27.

[6]邢娣凤.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0):93-95.

[7]魏洪秀.谈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成人教育,2008(14):90-91.

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论文 第10篇

一、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分析

1.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是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需要。作为农民工群体的主流人群,新生代农民工亟待通过职业教育培训来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在人力资本上普遍存在先天积累不足、后天形成过缓等问题,使其在市民化进程中遇到很大的阻碍。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直接决定其在城市生存、生活和发展的能力,对市民化进程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不仅是其人力资本提升的要求,也是市民化的必然选择。首先,通过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开展职业教育,让其真切地感受到自身工作能力和个人发展的提升,从思想上认识到人力资本后天形成的重要性,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职业教育和培训,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职业教育培训应注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价值观、生活观、公共规范意识等进行正确引导,帮助这一群体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当中,实现自身的市民化愿望,并具备向上流动的能力。再次,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职业培训内容,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不同层次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职业教育服务,使他们具备从事现代城市职业的核心技能和职业能力,更好地将个人通过学习所积累的人力资本转化为现实中的劳动力。最后,要建立一套面向新生代农民工未来职业发展的终身培训体系,以应对信息时代出现的新岗位对职业技能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得他们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与时俱进,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

2.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是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需要。对现状的不满以及对留在城市、融入城市的渴望,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教育培训的需求很大。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就业需求量最大的是受过专业职业培训、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劳动力,占总需求的,而新生代农民工中真正接受过正规职业培训的数量不足30%α。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落后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而这也是阻碍其融入城市的关键性问题。一方面,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对个人的期望和未来发展的意愿较好,但在融入城市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一份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的调查显示,46%的受访者对其工作所在城市的适应程度较低,城市适应度达到中等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总数的45%,完全不适应或者适应程度很低的占4%,而仅不足5%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完全或者较好地融入城市生活。α由此可见,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未能很好地融入城市,要想真正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首先需要具备在城市工作的一技之长,而这一技之长离不开职业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尽管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老一代农民工在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养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城市市民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新生代农民工要想真正地融入城市,就必须通过职业教育培训不断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从根本上适应由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变。因此,通过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帮助他们全面提升个体素养,既是新生代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α除此之外,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新生代农民工从对职业、专业的懵懂无知发展到了解、认识、熟练、精通以至于偏好所从事的行业,顺利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市民化。

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

1“.低质性”就业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因素。职业是社会分层的风向标,也是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α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第一步就是在城市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也是为实现他们的市民化提供经济保障。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为年轻化,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下;学历水平也较高,在高中及以上的农民工群体中,新生代农民工占总数的70%以上;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新生代农民工每月人均收入2609元,比老一代农民工增长α。尽管从学历、收入等层面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有了较大的突破,但从就业层次来看,仍然难以摆脱“低质化”就业的束缚。深圳市总工会与深圳大学联合开展的一项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的调查显示,有52%的新生代农民工从事普通工人和服务员,的从事技术岗位的工作,的从事生产线管理工作,仅仅有不到6%的新生代农民工从事部门经理以上的岗位工作。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囿于自身有限的技能,难以与城市精英阶层进行直面竞争,向上流动受限,难以摆脱低层次的打工状态,劳动密集型、高替代性的岗位成为新生代的“收容所”。由于这类低端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较小,新生代农民工很难摆脱低收入的状况,以每月不到3000元的收入,仅能维持在城市的基本生活,想要在城市安家立足十分困难。在城市拥有自己的居所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尽管新生代农民工从事非农产业,但“农民”的身份使其与城市中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无缘。同时,他们与城市市民面对的是共同的消费市场,较低的工资收入与城市的消费水平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对于他们来说,留在城市、成为真正的市民,路途依然遥远。总之,“低质化”就业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重要障碍。

2“.错位性”失业是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重要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的无序化竞争,导致大量“错位性”的失业。当前,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当中,新生代农民工大多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从事的多是一些城市“剩余”工作。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高端技术人才十分欠缺,甚至出现“千金难求一才”的状况,劳动力市场中的错位、低位竞争严重拉低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价值。新生代农民工在学历和技能层面优势不足,只能委曲求全从事城市低层工作,甚至部分新生代无工可做,自身优势无法发挥,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长期来看,这也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原因。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期望较高,职业定位失当,个人期望与能力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使其陷入发展性困境之中。根据经济学原理,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效用和目标函数与老一代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从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倾向来看,大多期望在具有技术含量的第三产业就业,他们中很大一部分属于独生子女,自身的工作耐受力较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从事一些苦活、脏活和重活。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工荒”问题日益显现,特别是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对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劳动力市场中就业难现象日益突出,尤其是高层次劳动力就业重心下移的现象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期望高移的状态,共同加剧了社会就业矛盾,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处于高不成低不就、进退两难的尴尬状态,不仅影响到市民化的进程,还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未来职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3.身份认同危机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发展的隐形桎梏。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情绪高涨,进城工作以后“返农”情节淡薄,心底存有强烈的市民愿望,然而在身份认同方面却产生了困惑。市民化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空间地域转换,而是不断的社会融入和认同,通过与市民交往实现自身的再社会化,进而达到与当地城市市民的同质化。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社会身份、经济地位等因素的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并未与城市社会、制度和文化系统实现有效衔接,而是被排斥在城市主流社会的关系网络之外。从自身情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以后,更倾向于将自身定位为工人或城市市民,但在与城市群体不断交往的过程中也深切体会到与市民之间经济、文化和地位的差距,身份认同上成为游离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夹心层”。在城市奋斗过程中受到从物质层到精神层、心理层的多重排斥,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认同上缺乏向外延伸的节点,而交流圈层仅限于具有共同感情积淀的老乡、熟人等群体,群体内部相互支持、互帮互助,逐渐形成一个与城市主流文化相背离的亚文化圈,并且内卷化发展趋势明显,而这种相对封闭的社会圈层是新生代农民工向城市社会融入的重要障碍,不利于他们形成现代化的市民意识和思维。市民化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所需要的安全感、归属感、被认同感等心理层面的需求得不到外部的满足,使他们游离于都市边缘,缺乏真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处于一种茫然和焦虑的状态。由此可见,除了职业发展受困以外,身份认同危机也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因素。

三、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为“基点”大力开展职业教育

1.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调动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的积极性。新生代农民工要想在城市获得长久的发展,必须通过参加职业教育培训不断增加自身的人力资本。而要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必须做好宣传推广工作,以提高他们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方面,职业教育机构要突出自身在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方面的优势,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宣传,不仅要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宣传媒介,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数字化新媒体、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将职业教育宣传深入到乡村和城市社区,开设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为职业教育培训营造良好的内外部舆论氛围,让新生代农民工充分认识到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采用多种激励方式激发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的兴趣,可以通过光荣榜展示,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树立培训后就业或创业成功的典型,发挥榜样作用,重点宣传成功人士的职业教育经历,让他们现身说法,展示个人所获得的职业技能,介绍职业教育培训对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让广大新生代农民工看到职业培训给受教育者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进而激发他们参与培训的热情,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职业教育培训中来。

2.根据市民化要求,制订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计划。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不仅仅是地域上的转换过程,也是职业上的“农转非”过程。职业转换有效与否关键在于新生代农民工对非农工作的职业能力具备程度。职业教育机构要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制订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计划,实现人才培养转型,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奠定基础。首先,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结合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就业偏向,合理设置专业。专业设置应切实建立在对市场需求和新生代培训意向的调查基础之上,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避免盲目性,要能够满足市民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技能的需要,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中做到学有所用、学用结合。其次,要在劳动力市场上大力实施就业准入,建立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就要求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对获得相应岗位资格证书的新生代农民工优先聘用,并在职位晋升层面也要将资格证书作为重要依据或参考。这样一来,不但能够规范劳动力市场,而且对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培训起到鞭策作用,只有参加职业教育培训,并通过技能考核后才能获得相应岗位任职资格,然后凭证上岗。最后,加快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建立新生代农民工人才库,尽快建立信息收集、整理、发布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网络,并依托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网络、电视、广播等信息发布平台,使农民工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职业技能培训的工种与专业。

3.突破体制壁垒,健全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运行机制。要想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计划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健全的培训运行机制的保障。因此,必须着手建立以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并且完善职业培训的运行机制。首先,打破利益分割,加快建立起公开透明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工作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在培训运行过程中时常会陷入多头领导、相互牵制的尴尬局面,培训效率大打折扣。为了改善这一现状,要求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在加强合作的基础上,突破各部门、各教育主体之间的管理壁垒,着手建立由政府主导、各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并吸纳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培训运行机制,各个主体间能够以开放、透明的姿态稳步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其次,加快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相关的法律政策。农民工法制环境和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的优化是保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关键。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起步比较晚,规范各个参与主体行为的法规、政策和制度等方面还不够完善,政府、职业教育机构、受教育者等职业教育参与主体在各自的权责关系上较为模糊,尤其在培训机构的职能和权限上缺乏明确的界定,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开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此,应在完善相关法规制度的基础上,明确各个培训主体的职能和权限,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工作纳入法律保障之中。再次,将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纳入市场化运作。要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可以将其纳入市场竞争中,逐渐放开培训市场,吸引外部资源参与,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实行优胜劣汰。新生代农民工在培训机构的选择上也更具有主动权,通过“用脚进行投票”激发市场竞争,培训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树立忧患意识,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从而保证培训外部效用的最大化。最后,在培训模式的选择上,应尽可能地考虑新生代农民工的真实需求,实行灵活的弹性学分制,做到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允许农民工以弹性学制、半工半读的学习方式逐步取得毕业证书和技能证书。同时,培训机构要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办法,尽量安排新生代农民工的业余时间,为他们完成职业培训和文化学习提供帮助。

4.审时度势,将短线培训与长线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不断向城市融入的过程,前期需要大量的个人准备和人力资本积淀。职业教育要想在市民化过程中发挥其效用,必须抓住新生代农民工的阶段性需求,不仅要大力开展以学历与素质提升为基准的长线教育,同时要有效开展以技能和市场为导向的短线培训。一方面,短线教育培训要切实以新生代的技能提升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相对于老一代,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对融入城市主流社会的期望较为强烈,同时也深知自身工作技能上存在不足之处,对以技能提升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的需求较为旺盛。相关调查显示,有将近72%的新生代群体希望参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短期培训来提升个人素质。从现实情况来看,仅有不到35%的新生代群体接受过职业教育培训,大部分技术水平偏低,就业能力不足,与城市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相吻合,导致招工难与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各级政府、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以及用人单位要通力合作,共同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服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开展多样化的职业培训,做到“以培供需、以需定培、定岗就业、自主招生”,争取从源头上破解技能素质与用工需求相背离的问题。除此以外,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可以将职业培训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有效提升其市民化水平。另一方面,强化以学历提升为主导的长线教育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中的作用。从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轨迹来看,小时候一般生长在农村,初高中在城市学习,毕业以后自然进入城市务工,其中也有一部分是毕业后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工作,并没有经历父辈那种从农村到城市的剧烈变化过程,并且他们工作之前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农业生产技能几乎为零,相对于农村,他们对城市生活也更为适应。然而,在二元结构体制下,城乡之间在基础教育层次上的差别较大,与同龄城市市民所享受的优质教育资源相比,农村基础教育比较滞后,导致新生代在起点和过程上都难以逃脱输给城市同龄人的命运。面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损失,新生代农民工已难以挽回,但可以通过职业教育或成人培训进行适当的弥补,通过学历职业教育补充工作中所需要的文化知识。鉴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情况,完全脱产参与学历教育并不符合现实,因此可以采用夜校、函授、电大等成人学历教育形式,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深入开展,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素质服务。另外,尽管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农村的情结不如老一代那么深厚,但是难免在耳濡目染中形成了具有农村烙印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社会意识等,并在工作生活中与城市文化规范发生碰撞和冲突,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发生。对此,在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的同时,还要融入城市市民权利义务、生活规范、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全面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养,顺利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化。

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论文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质量

一、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一)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高职教育质量的保证

高职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高职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保证高职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因素,因为教育系统的质量不可能超越教师的质量。教师质量的提升,其专业发展是最有效的策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11]16号)明确指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完善培养培训制度是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紧迫任务。

(二)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教育工作应视为一种专业。这种专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且持续不断的学习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提供公共服务;教育工作还要求教师对其教导之学生的教育和福祉具有个人的和共同的责任感”[1]作为专业人员的高职教师,对“教导之学生的教育和福祉具有个人的和共同的责任感”,教育承担着让学生成“人”、成“才”的责任。教师的职业道德首先是培养“人”,“人才”这一概念,是先有“人”,然后才有“才”的,缺了“人”,则“才”无以依托。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如果教师缺乏职业道德,即使专业知识非常精通,也难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三种精神:服务精神、自律精神和创新精神。服务精神指爱护学生,“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等为学生服务的精神,高职生源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教师更要尊重、关心、爱护学生;自律精神则要求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用良好的职业素养影响带动学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创新精神要求教师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引领高职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

(三)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斯腾豪斯说过“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2]钟启泉先生就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说到:“整个新课程改革,我觉得贯穿了一条非常清晰的改革逻辑脉络。那就是三句话: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3]高职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必须改变以基本概念和知识框架为起点,按学科逻辑顺序开展教学活动的学科课程体系,建立以技能为中心,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融合各学科内容,形成以动手实践为特征的行动课程体系,从而使高职教师在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自觉推动教学方式的转换,提升专业素质和能力。高职课程改革的推进,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机遇,为教师在课程的实施中实现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通过课程改革,高职教教育课改的积极意义得到进一步彰显,与课程共生的高职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迅速提高:高职教师由“单一的、封闭的、静止的”课程观念走向“多元的、开放的、动态的”课程观念,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走向反思的建构者。

(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

舒尔曼教授把教师的专业知识分为学科知识、一般教育学知识、学生及其学习特点的知识、教育情境知识、教育目的与价值的知识。[4]高职教师通过专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价值有更深层的追问,从而增强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作为“跨界”的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职业性”、“区域性”、“社会性”等特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高职教师通过专业发展,熟悉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特点,从而改变教学行为和方式。传统的知识教育方式并不适合高职学生,传统的知识教育是以逻辑思维为主,都是先讲无形的符号(概念、原理、公式等),然后用有形的实验去验证这些符号的东西,符号化的记忆和理解是获得这种知识的主要途径;高职学生长于形象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不善于用符号去思考,或者说,对符号是排斥的。他们乐于在具象情境或氛围中,通过“行动”来学习,“做”是获得这种知识的主要途径。高职教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能力的培养必须是以项目或活动为载体,通过“行动”的方式来形成,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与职业活动一致的教学情境。

(五)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作为专业人员的高职教师,需要经过严格且持续不断的学习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提供公共服务。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这就需要高职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如福特公司首席专家罗斯所言:“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你的职业生涯而言,知识就像鲜奶,纸盒子贴着有效日期。工程技术的有效期大约是3年,如果时间到了,你还不更新所有的知识,你的职业生涯很快就会腐掉。”[5]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能有效促进教师跟踪学习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

(六)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高职教师社会地位的需要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并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高职教育不如普通高等教育的社会认知依旧存在,虽然近几年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创业率以及就业后的薪资水平不比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差,但选择读高职院校仍是家长、学生的无奈之举,高职院校出现的生源危机和高职院校新生报到率普遍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大众心目中“二流教育”的高职教师,其政治、经济、社会待遇不如普通高校教师,使得高职教师的职业信念不强、专业认同度低。高职教师通过专业发展,提高其专业信念、专业伦理、专业知识、专业情意、专业能力,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的技能技术人才,同时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中积极作为,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与服务,参与企业管理创新与企业文化建设,参与企业员工培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高职教师服务能力的提升,既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又改善了高职教育的办学环境,进一步密切了高职院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关系,为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整合了社会资源。

(七)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兼职教师的质量

高职教育需要聘请行业企业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做兼职教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兼职教师把行业企业最新的技术、工艺、方法,企业的管理组织形式、生产工艺流程带入课堂,把职业岗位人员所需知识、能力、素质融合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合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同时把企业文化、企业精神融合到校园文化中。但是兼职教师往往缺乏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也缺乏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致使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兼职教师是高职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理所当然包括兼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兼职教师通过自身的专业发展,强化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通过教学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的“传、帮、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能力、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和评价能力),在专兼教师结合的教学团队中,分享经验和智慧,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二、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并追求成熟的过程,是教师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等不断更新、演进和完善的过程。”[6]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高职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并追求成熟的过程,通过专业发展,充分认识到高职教育的价值(对国家、学生、教师自身),认同高职教师这一职业,满腔热情从事这一职业。高职教师的专业知识既包含学科专业知识和与职业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又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相关知识;高职教师的专业技能既包括指导、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又包括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职业技能的能力。高职教师的专业情意指高职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在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敢于担当,锐意进取。

三、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重视不够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催生了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浪潮,推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为了配合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面对高校重科研、轻教学,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部分高校建立了“教师发展中心”,以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高职院校无论是从生源特点还是从培养目标来看,教师的专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在我们一提到高职教师的发展,就想到“双师型”教师,教师既可以从事理论教学,又可以从事实践教学,这是高职教师满足“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必须具备的能力。但成为“双师型”教师,并不能代表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全部。成为“双师型”教师,并不能解决高职教师专业信念、专业情意、专业道德等问题。虽然研究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果不少,但大多数高职院校领导还没有意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缺乏对教师专业发展引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持,高职院校教师培养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困境,无法提高教师整体质量。

(二)高职教师专业信念不强、职业认同度低

信念是作为人的需要的表现,是能明确地意识到的,是在人们价值实践所获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体对对象与自己未来关系的合乎逻辑的认识和念想。[7]高职教师的专业信念是指高职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对教育思考后形成的对高职教育事业的价值判断和坚信不疑的认识,是教师作为人之思想的体现。它能给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深层次的依据和坚定追求目标,使教师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凝聚于教育活动中,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统帅、引领和定位的作用。据有关调查,在30―40岁之间有85%的高职教师,由于社会偏见,再加上工作本身的难度,对自身职业缺乏认同感。[8]

(三)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不强

通过对120余名来自29个省、市、自治区的省会和数十个地级市高职院校领导的调查,的校长认为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教师的实践能力不高,的校长期望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9]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应具备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运用的是属于缄默知识的实践性知识,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非逻辑性、情境性等特点,缄默知识的传授以身教示范为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高职教师自身就必须具备这种能力,高职教师的教学技能不再是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的过程,而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做”的过程,形成实践能力,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如果没有经过工程训练、顶岗实习、指导实习、工程协作、科技开发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流程性的职业锻炼,必然导致施教中的盲目性、理论联系实际的短缺性,降低教学效果。

(四)职称评审标准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误导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标准移植普通高校教师标准。尽管部分省(市)单独成立了高职高专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但还是依的数量及发表的刊物级别来衡量高职教师是否达到副教授、教授的任职资格;作为最能体现高职教师特殊能力要求和水平的诸如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解决企业一线的技术难题、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与培训,校企合作开发高职特色教材、行业(企业)的影响力、教育教学质量等要素并没有作为重要指标纳入评审指标范畴,从而误导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方向。高职教师为了评职称,不得不另写一套与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相去甚远的论文,既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又耗费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更无益于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五)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据外聘企业兼职教师授课状况调查问卷反馈,48%的学生认为外聘教师在为人师表、尊重学生人格方面有待加强。很多学生反映实践指导类外聘教师经常花费很长时间讲不明白一个问题,让学生非常困惑。也有一些企业外聘教师授课中无关语言表达过多,讲课没有主次,通常一堂课讲不了几个知识点。还有一类外聘教师每次上课都把教材和学校的专业老师批判一通,牢骚满腹。据外聘企业教师授课状况调查问卷反馈,53%的学生认为外聘实践指导老师讲解思路不清晰,重点不明确,懂技术但不懂技术理论。[10]

高职院校的社会地位不高,聘请高质量的兼职教师有一定难度;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机制,校企人员之间的互聘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聘请兼职教师时校企双方的责、权、利不明确;高职院校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重聘用,轻管理、培训和考核,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兼职教师对高职院校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对兼职教师仅支付酬金,而缺少文化的吸引;专兼职教师之间缺乏有效互动,专兼职教师之间的优势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

(六)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效果不佳

1.外出培训效果不佳。无论是部级骨干教师培训还是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都是从培训者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被培训者的角度出发,培训者缺乏前期的调研,被培训教师在培训中缺乏谈判权,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被动地接受高职课程改革的一些观念,致使培训效果不佳。目前,部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培训人数少,只有少部分教师参与,很大一部分教师缺乏这种培训机会。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采取自由申报的形式,对培训院校的培训资质及水平未做严格的考核及评估,对培训效果也未做严肃认真的考核评价,参加培训的教师觉得收获甚微,不愿意参加。省级骨干教师的企业培训,只行企业培训之名,并未收到顶岗锻炼之效果;企业培训,培训教师只能看,不能顶岗,更不用说配备专门的师傅给予指导了。

2.企业培训流于形式。由于校企之间缺乏深度融合,企业不愿意接受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锻炼形式主义严重,学校管理督查机制不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接受教师锻炼的企业对锻炼教师的疏于管理,对锻炼教师的考核评价流于形式。

3.校本培训缺乏。很多高职院校注重选派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以求教师革新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灌输并不能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因为它脱离了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学行为的改变需要在先进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索中,在专家的指导下,在同行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教师的校本培训重视不够,没有充分整合、利用校内资源。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技能大赛、工程技能大赛没有常态化的开展,合格课、优质课、示范课等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活动没有开展起来,也缺乏论坛、沙龙等活动载体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提高高职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校内生产性实训车间(基地),是培养教师实践能力的好资源,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三、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师德建设为引领

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教师的灵魂和基础,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定向”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1]通过师德建设,增强教师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理解高职教育工作的意义,认同高职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关爱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遵循高职教育规律、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营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敢于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

当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其内在真实的追求时,当教师对教育的意义、对自己所授学科的教育意义、对自己正在教授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与联系及其教育意义、对怎样使这样的教育意义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得到实现都有着清醒的意识的时候,他的教育、教学实践就注入了研究的态度。[12]当研究完全融入了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当每一种教育行为都有了明确的意义追求时,不仅教师对专业的理解得到了提升,教育教学行为得到了改善,而且他们的工作态度、方式甚至精神生活都发生了根本改变,他们不再机械地重复地和被动地接受,而是树立更加强烈的主体意识,表现出专业意识的自觉、专业生活方式的转变、专业智慧的增长和专业态度的形成,专业发展成为其人生的幸福之路。

缺少了教师主动参与的教师被动专业发展,取得的成效是有限的。利伯曼指出,“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在需求、反思和参与者需求驱使的尝试上。”[13]

怎样使专业发展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教师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人,自我意识是人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的必要条件。“独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它把个体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提高到自觉水平。”[14]

高职教师是具有多种高层次精神需求的个体,高职学院应通过建立良性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高层次需要,提供发展的平台和空间,促进教师理想和愿望的实现。著名的“霍桑实验”表明,金钱对“经济人”来说,固然是重要的刺激因素,但对教师来说,它并非调动人的唯一因素,教师更是“社会人”,存在着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学院通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的评选,通过评聘专业技术职务,鼓励高职教师参加社会服务,提高其在行业企业的影响力,获得更多的社会荣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

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论文 第12篇

摘要:特殊教育学校将职业教育搭建为学校通往社会的桥梁,并将职业教育作为促进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充分认识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培养学生生存技能,创建特色学校为目标,以职教课程为载体,多措并举抓好特殊学生职业教育发展工作。

关键词:特殊學校;职业教育;特殊学生

残疾人职业教育是提高残疾人自身素质的重要基础,也是残疾人融入社会、促进个体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是残疾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有利于提高特殊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吉林省松原市特殊教育学校将职业教育搭建为学校通往社会的桥梁,并将职业教育作为促进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充分认识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培养学生生存技能,创建特色学校为目标,以职教课程为载体,多措并举抓好特殊学生职业教育发展工作。

一、特教与职业融合的教学体系

融合发展观强调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特殊教育的发展密切结合,将职业教育的理念融入特殊教育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去,同时在进行职业教育时将特殊教育的理念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从横向和纵向实现双向的交融,达到职特融通状态。

1、在义务教育阶段九年制的课程中逐渐分层融入职业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技能。突出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全校性的职业技能训练,按学生年龄特点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开设不同的职业教育课程,低年级开设生活适应课程,中年级上好劳动课,高年级重视职业技术课,实现学生职业教育的连贯性。

2、职业高中的`课程将特殊教育的理念与知识技能等融入职业教育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以残疾学生身心特点为基础,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自身情况通过积极的市场调研,开设了家政、美发、美甲、计算机、串珠、编织、手工制作等课程。

3、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场地、设备为学生实际操作创造机会和场所。专用的家政、美发、美甲教室为学生的实操提供了场地和设备,学校的宿舍和食堂可以为清洁和家政课程提供实践场地,学校还特别为学生开辟了开心农场种植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种植各种蔬菜,校园内的绿化带为学生提供园艺教学的场地,从而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4、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开发校本教材,使学有所依,教有所据。学校组织相关教师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和摸索,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了串珠、丝带绣、美甲、家政等校本教材,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依据,使学校的职业教育有了更标准的教学体系。

5、学校申报了省级重点规划课题《聋生职业及就业能力培养研究》、《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体系优化研究》,我们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好职业教育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努力探索积累经验,搞好职业教育课的课题研究,探索发展职业教育的新途径。

二、特教与职教互动的基地建设

学校积极与残联和职业中专、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培训基地联系,建立合作关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职业技能的专项培训。

1、学校与残联充分发挥自各的优势,形成合力,在学生职业教育就业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合作。学校与松原市残疾人就业中心联合办学,成为松原市残疾人培训基地和残疾人就业职业实训基地。学生参加残联组织的美发美甲培训,经过专家的精心指导,学生系统地掌握了美发美甲基本技能,培训结束后,通过各种校内外实践进行技术练习。

2、与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办学,选择适合特殊学生发展的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组织学生和职业院校的学生一起实训,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适应主流社会的生活,为学生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组织学生到校外美发实训基地进行实践练习。学校与“我型我塑”美发店建立合作关系,学生定期到店里观摩学习,并进行洗发、护发、造型等实践操作。通过这种校外实践活动,学生不但进一步学习了各种美发技巧,而且还掌握了个人礼仪,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具有了责任意识,提升了自身的职业素质,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三、特教与企业联合的办学模式

学校积极推动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启动工作,根据市场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长期发展的技能,进行定单式培养,企业与学校的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学生的就业谋发展。

1、学生开办了自己的手工作品微店“原上花开”。每完成一件作品都及时地上传图片,每收到一笔订单都欢心雀跃,每一句温馨的评价都是对学生们最好的鼓励。通过这个小小的平台,学生在展示着自我,在努力地实现着自我的价值。

2、学生制作的串珠、地毯绣挂毯、钻石画等手工作品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得到了到校视察的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学生的手工作品成功进驻松原市残疾人工艺品展销店,学生们常把自己的小手工作品作为馈赠感恩的礼物回赠给社会各界的爱心团体和人士。

3、学校目前有家政、美发、美甲、手工制作等职业实训教室,学校将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市场调研,以学生的就业为指导方向,开办洗车厂、广告设计、烘焙屋、手工作坊等职业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实践场所,突出实训实习这一重要环节,以方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使学生在学校真正能够学到一技之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谋出路。

4、学校与仁和饮食公司联合办学开启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校企双方紧密合作,开创职业教育的发展先河,为残疾人就业打开一道成功之门,真正做到为残疾人家庭分忧、为社会减轻负担。

我们将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领域不断摸索前行,不断丰富符合特殊学生实际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只有将职业教育发展同特殊教育的发展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培养出一批“自食其力,残而有为,适应发展,一专多能”的特殊人才,才能走出一条符合社会要求、符合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和特殊学生发展需要的特殊教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戴家祥.职业教育特色初探[J].职业,20xx,14(11):14-15.

[2] 任健美,钱新平.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模式初探[J].现代特殊教育,1999(7):18-19.

[3] 刘智平.浅谈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改革[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xx(1):8-12.

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论文 第13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育;职业教育;发展前景

一、关于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认知误区

(一)大学语文只是一种工具,与职业教育无任何相关

多数人认为大学语文仅是一种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工具,觉得它仅是对于中学语文知识量的补充,未曾关注到大学语文实际上是整个人类的所有文明瑰宝,而大学语文教育实际上是教授学生懂得文明的延续历程与真善美的真正含义。可见,大学语文教育所教授的文明与培养的品格无疑都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课程,无法在职业生涯中解决实际问题

多数人过分强调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属性相当强的课程,过于强调其理论价值,即便在职业生涯中遇到某些问题,也并不从实际出发,而是引用大学语文中的某些理论泛泛而谈,使得理论与实际脱离,最终解决方法也仅是纸上谈兵,未能得到实效。长此以往,导致多数人都认为大学语文教育并不能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但实际上,使用大学语文所教授的理论去联系具体实际,是能够处理职业生涯中所出现的那些问题的。

(三)大学语文是一门文学课程,对职业生涯不具实际效用

许多人都觉得大学语文是专注于文学的课程,而在真正的职业生涯中很难遇到文学中那些“伤春悲秋”的事情,而且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对文学予以深入研究,因此许多人都认为即便是学习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对于自身职业的发展也并无多大帮助,反而还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甚至还有人认为倒不如将学学语文的时间去多记几个英语单词或是多学门技术。但事实上,大学语文并不专注于研究文学,它旨在于通过文学理论,教授给学生为人处事的品格以及自己动手的能力,而这些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都大有助力。

(四)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无作何关系

当前,由于职场上过于关注技能的培养,多数人认为职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只要自己具备一技之长, 就能在职场上混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但事实上,职业教育并非只是指技能教育,真正的职业教育除了职业技能的培养外,还包括职业素养的培养与职业品格的培养,而素养与品格的培养与大学语文教育是完全分不开的。可见,职业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二者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

二、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二者之间关系认知误区的分析,尽管由于大学语文具备着人文属性,其相较于一般的自然科学或是应用科学,对于职业的影响并不那么直接,但是笔者认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大学语文教育,而大学语言教育的革新又需要职业教育的发展,二者相结合不仅具备着重要性而且还具备着必要性。那么,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又具备着怎么样的发展前景呢?

(一)职业至上说在高职院校中占据主导地位

当前,随着教育理念由原来的普通教育理念与精英教育理念逐步转变为专业教育理念,大部分高职院校所设置的教学科目开始大都以职业准备为导向,职业至上说在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高职院校的教学开始更多地趋向于职业化。由于工业及科技的迅猛发展,导致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级技术人员,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对于技能的提升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职业教育的步伐开始迈入高职院校的教学之中。由此可见,对于当前的就业市场与职业结构来说,一旦职业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相结合,就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真品格、技能水平强的人才。换而言之,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能促使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加以革新,以便既保有其原有魅力,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知识是第一生产力,职位升迁离不开知识基础

新世纪又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需要具备知识基础,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知识既是最最基础的资源,同时又是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由于知识在经济中所占比例的日益升高,导致经济已逐步从传统的物质投入转变为知识投入,知识开始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面对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如果只是单纯地培养技能而忽视知识的累积,那么将很难在职场中找到立足之地,因此,一旦职业教育与高职院校中的大学语文教育相结合,便能顺应时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最终使高职院校学生在将来的职场中拥有一席之地。

(三)社会需要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所培养的人才

对于中国当前的国情来说,如果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仍旧困锁在象牙塔之中,那么就会与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脱节,而一个国家想要真正地保有竞争力,那么具备一批高级地知识型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于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而言,只有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为社会与国家培养更多的专职人才,才能确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才能确保中国一直沿着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迈进。换而言之,只有国家富强了,经济腾飞了,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才具备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的开展是为了对一个人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以及职业品格所进行的培养,尽管专业课程可以提升职业能力,但是如果只专注于专业课程而忽略人文课程的学习,那么这样的职业教育势必是不成功的,所以要想对一个人的职业素养与职业品格加以培养,那么大学语文教育的学习就是必不可少的。当前,我国经济正处速发展的时期,为了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只有将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二者相结合,才能给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江灏主编.大学语文[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论文 第14篇

1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

我国社会现有实际人才结构与学历水平得到均衡发展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经济基础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现有的人才结构学历层次在总体上还比较低,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因此,应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的教育模式.一方面,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学历人才,擅长科研理论的研究,同时要大力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来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要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发挥教育的效益,既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也要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顺应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

推进教育结构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但由于与之相关的诸多因素都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各国对于学历教育结构体系的改革都极为审慎,都需要经过充分大量科学论证,并进行反复的实验验证才进行.为了顺应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教育结构体系应该多样化,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结构体系,但多样化并不排斥规范化,由于教育结构体系是一个有机联系整体,为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之间的有效衔接,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规范管理.同时,我们也要对学历、文凭、证书进行统一的规范管理,给出合理的定位,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实现自我价值.

2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构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1)工作机制阻碍了体系构建的进程,约束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构建形成与发展.工作机制是顺利构建体系的核心因素,但是由于政府、企业、行业、学校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没有发挥自身的作用,没有明确自身的责任,中高职的衔接松散,职业教育脱离了与企业行业的有效联系,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也不是很清晰,必然不能高效地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

2)校企合作的机制不完善.校企合作能否落实到位是衡量职业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目前高职校企合作的落实情况并不是非常理想.一方面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企业行业参与到学校职业教育教学不充分,不能很好的做到有效衔接,另一方面企业是创造效益作为目标,学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并不能给企业带来预想的效益,企业和学校的目标存在着差距,不能再统一层面上得到均衡,自然企业参与的热情就降低了.多数的校企合作都是职业学校“一头热暠,长此以往对校企合作会产生不利影响,周期短,缺乏有效的稳定性,也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3)经费支持缺乏力度.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国家注重普通本科教育的发展,也给予了很大的经费力度支持,经费支持力度远远高于职业教育,导致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落后,很多职业院校不能及时的建设学生需要的实训基地,没有经费让教师下企业锻炼,没有经费让学生更多的到企业实践,达不到“双师型暠素质教师数量.同时生均拨款也不能按时到位,实训仪器设备,包括基础建设经费都比较紧张,这些经费的开支资金渠道单一,缺乏多元化的投资机制,目前依然主要是国家投资为主,而企业、个人投资、民间组织的投入都比较少.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职业技术教育较为发达,一是由于企业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二是当地政府重视,两种因素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由于本身没有高技能的人才需求,加之有关职能部门也不够重视,因此职业教育也就较为落后,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3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完善对策

建立四方有效合作机制

建立依靠政府调控、行业正确指导、企业积极参与、学校大力配合的四方有效合作机制.首先政府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关注力度,给予帮助,例如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基准,扶持特色专业的发展,政府要鼓励、监督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践教学指导及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6].政府在这里的发挥的行_力一定不能过度,否则将会导致职业教育不能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作用.

大力推进产学结合,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模式

职业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做实与企业的合作,力争建立二者长期的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模式.明确企业支持校企合作的社会责任,建立职业院校与行业的对话机制.加强学生进入企业实习锻炼的机会,提高学生进去企业实习的效率,为学生提供高质量、高保证的校企合作机制,促进校企共同治理、共同发展、共同培养、共同教学的机制,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鼓励引厂进校,引校进厂的模式,进一步推进产学结合.

加大投入力度保障资金投入

资金的投入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提高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水平,对于新增加的资金投入,适当向职业教育倾斜,逐步提高职业教育的财政预算的比例,同时扩大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机制,吸引企业的投资,多吸纳一些民间的资本,保证职业学校健康快速的发展.

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论文 第15篇

论文摘要: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稳定的态度和看法,是人们选择职业时所依据的内心信念系统。它不仅决定了人们的择业倾向,也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态度。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并根据教育对象和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提出了教育内容。

职业价值观一词来源于国外,在国外也叫工作价值观。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含义,虽然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加以界定,其表述也各有侧重,但就其本质而言是一致的。简单地说,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稳定的态度和看法,是人们选择职业时所依据的内心信念系统。它不仅决定了人们的择业倾向,也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态度。

职业价值观有着其自身形成、发展的规律及特点,并受多种因素影响或制约。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作为职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从中职生现有的认知程度和实际需要出发,通过有效的引导,帮助他们根据自我需要和社会需要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认知体系,形成职业价值选择能力,做好职业准备。

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1、职业价值观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客观要求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78年4月,_同志就明确指出:“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川改革开放以来,__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强,特别是自2007年开始,国家对中职生实行资助政策,每年安排200多亿元对中职生的在校生活进行补助,用公共财政引导青少年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要逐步实行免费,这是又一项惠及数以千万计中职学生的重大政策。免费和资助这两项重大政策措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也给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增添了巨大的动力。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在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分别扩招100万人的基础上,再扩大招生50万人;2008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突破了810万人,在校生规模突破了2000万人,其招生规模已经与普通高中教育大体相当。izl据教育部的消息称,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要在2008年的基础上再扩招50万人,达到86。万人,总体上超过普通高中。

中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不仅体现为数量的扩张,更体现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自2002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特别是从2005年起,平均就业率连续四年突破了95%。具体情况是:2005年, 2006年, 2007年%.10%, 2008年为。这些数据既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能从事一线岗位工作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强劲需求,也与中等职业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分不开。特别是从2001年开始,把职业指导课程纳人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展职业价值观等内容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客观评价自我,把握社会需求,为学生顺利实现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职业价值观教育是社会转型时期学生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内涵要求也日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传统的学历第一到后来的能力至上,现如今,以职业价值观为内核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精神等也越来越多地成为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同时,职业价值观作为学生个体在职业选择中所依据的一种内在价值尺度和动力系统,也直接影响和指导着学生的就业过程。.

中职生由于知识层次低,年龄小,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期,由于多元文化和价值观所引发的各种社会思潮的涌起,思想观念的碰撞,对中职生个体的认知程度和判断能力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其在价值观包括职业价值观的认识和定位间题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和矛盾,直接表现为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的迷茫、被动、自信心不足以及理想与现实的脱节。笔者曾于2008年底、对山东省烟台市范围内的四所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和技工学校)三个年级,涵盖工科、农科、财经、管理等15个专业的800名在校中职生进行了一次职业价值观现状的问卷调查。通过对“7份有效问卷的分析和统计,发现学生对“在求职、就业方面,你目前最担心的问题有哪些”这一问题的16个选项的选择中,按重要性排列,排在前五位的选项分别是:不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不了解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对求职缺乏信心、没有就业经历和社会经验和工资太低。

因此,对中职生而言,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其日后的健康发展,特别是职业生涯中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中等职业学校而言,在当前多元化的价值观背景下,面对学生的多元价值取向,迫切需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和健康成长铺平道路。

3、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余祖光在“2007中国哈尔滨国际职业教育论坛”上的演讲中指出,“教育肩负着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无论从人才培养还是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职业价值观教育在职业教育中都处于中心的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国际教育与价值教育学会会长周南照博士说,职业教育不能狭隘地理解为知识传播和技能培训,在现代全球化生产环境下,人际关系、合作、团队精神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价值观教育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一个维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对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各国职业教育政策影响最大的组织之一,其制定和的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的公约、建议书或者政策报告等对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早在1974年11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八届大会(巴黎)通过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中,依据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态势,特别提出:“根据个人的需要和志愿,职业技术教育应该:(1)使个性尤其是精神和人的价值、理解力、判断力、批判思考精神及其表达能力得到和谐发展;(2)培养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和必要的态度,从而使个人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3)提高个人的决策能力,并且使之具有为积极而又明智地参与社会和集体工作所必需的品质,以及工作和集体中履行其职责所必需的品质”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上提出,21世纪的职业教育应使学习者能够终身不断地获得知识、价值观和态度、各种能力和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变革的需要;2005年,在《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书》第8条中指出,就个人需要而言,技术和职业教育应:有利于个性和性格的和谐发展,培养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培养理解、判断和分析事物及发表意见的能力。特别是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亚太委员会编写的《学会做事一一全球化_同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观》一书的出版,更是为职业教育界所瞩目。这是一本关于在全球化背景_同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观教育的教师参考书,提供了职业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框架和内容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源于川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涵其中》中提出的“教育的四个支柱,tv et需要为四个支柱做准备,包括个人的知识、教育、素质、价值态度和能力,以有效交流和共同有效工作”。

可见,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培养具有时代适应性和发展精神、发展能力的人才,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

二、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扒对职业价值观的主体和客体的准确把握

职业价值观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看法,职业选择的前提首先是对主体和客体的准确认识和把握。1909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在他的《选择一个职业》著述中,提出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或条件:第一,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特点、身体状况等个人特征;第二,分析各种职业对人的要求,以获得有关的职业信息。这包括职业的性质、工资待遇、工作条件以及晋升的可能性;求职的最低条件,如学历要求,身体要求,所需的专业训练以及其他各种能力等;第三,上述两个因素的平衡。这就是被誉为职业选择和职业指导的经典性理论一一人职匹配原理。这一理论要求个体在选择职业时应首先客观地认识自己,并清楚地掌握职业特点。在此基础上,将二者进行对照,最后选择一个与个人相匹配的职业。

职业指导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人职匹配,即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我要干什么,能干什么,为什么干。实践证明,这对于知识层次和年龄相对较低、认知能力相对较弱的中职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如前所述,中职生在择业时存在主体意识迷失和客体认识不足的问题,导致中职生在求职、就业方面明显表现出自卑,被动,从众,盲目,依赖心理比较严重等特点。中等职业学校应针对中职生的这一特点,加强对学生进行有关职业价值观主体和客体的教育,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才是职业价值判断的主体,学会理性地进行职业需求的自我定位与认知;正确理解职业的内涵和价值,提高对各种职业信息的认知程度,使个人的主客观条件与职业要求相符。

2,职业理想的逐步定位

在职业理想方面,中职生存在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束缚中,很多中职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和目标,缺乏对职业理想的自觉思考和认真规划,这就是所谓的目标缺失症。其直接表现就是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缺乏充足的职业准备和知识积累;二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特别是在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影响下,中职生自发形成的职业理想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表现为在职业理想中:将物质利益与保障放在了首位,而忽视了职业本身所具有的其他价值;将个人利益放在了首位,而忽视了社会利益;将自我需求放在了首位,而忽视了社会需求。这就脱离社会实际的功利化职业理想必然导致学生择业决策和择业行为的失败。

职业理想的确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教化和熏陶的过程。中等职业学校首先应该从学生人学开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系统而有效的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在客观认识自己和社会的基础上逐步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其次要教育学生全面了解社会,正确认识我国的就业形势,降低自身期望值,将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社会现实协调起来,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将职业所带来的物质利益与职业所产生的其他价值综合起来,将理想的实现与长期的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统一起来,确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理想和目标。

3、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平衡

从哲学上讲,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个人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社会价值是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前者体现了个人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意义,后者体现了社会对个体存在和个体对自身存在的意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互为前提,不可分割的,但其在人生中的地位却是不同的。人的社会价值处于首要地位,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也就是说个人只有在工作中对社会做出贡献,社会才能满足个人的需要,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而调查显示,在中职生的职业价值观中,恰恰颠倒了二者的关系,过分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却忽视了社会价值的存在。这种把自我价值无限放大,把实现自我价值当作生存的第一目标的观念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中等职业学校要教育学生在择业时,正确认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会寻找二者的适当的平衡点。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将职业的自我价值融人到社会价值中才能实现;只有清醒认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并自觉承担这种责任,这样的职业价值观才是高尚的,可取的,在这种价值观的驱动下,个人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4、敬业爱岗等职业态度和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的养成

职业态度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一个人的求职动机、自我的职业定位、职业忠诚度。以及认真自觉工作进而达成工作目标的态度和责任心。这里主要是指以工作职责和目的为导向,自觉工作,解决问题,达成目标的工作态度。从各大招聘会上传来的信息显示,职业态度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用人的重要标准,很多时候甚至已经超过对学历的重视程度。据报道,2007年9月,招聘网站前程无优了一项对全国1800家企业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工作态度”以1768票成为企业人才取向的第一要素。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余祖光也说,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要求最高,甚至超过了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而中职生最缺乏的就是这种在强烈的责任心的支配下,严格按照岗位要求,忠实履行职责的职业态度。

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论文 第16篇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应该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继承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优点,摒弃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构建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需要的新型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习特点,高职教学目标,高职教学要求,教学方式

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教学相长和师生互动为特色的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研究》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对我院20xx、20xx级在校学生进行了历时近两年的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方式、学习行为特点及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等内容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性的专业学生,包括广告、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等专业,研究方式主要采取现场观察、问卷抽样调查、心理访谈、集体座谈、个别谈话、主题讨论等形式。调查样本批量达到了90%以上。此次调查研究,力图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的现状分析,寻找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高职院校是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与传统专科教育院校,以接收高中以上层次,面向国家经济建设一线工作岗位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其生源结构主要为来自普通高考招收的、高科分数不及国家本科录取分数段的普通高中毕业生,还有部分是来自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他们具有较为鲜明的学习特点。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智力类型特征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表明,学习个体身上独立存在着与特定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七种以上智能,包括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流、交往智能和自知、自省智能等。每一个学习个体由此组成的智能结构并因此而呈现的智力类型是不同的,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影响其学习行为。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表明,从总体上来看,可将个体所具有的智力类型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抽象思维,一是形象思维。通过学习、教育与培养,智力类型为抽象思维者可以成为研究型、学术性、设计型的专家,而智力类型主要为形象思维者则可成为技术型、技能型、技艺型的专家。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情绪、学习态度等内容的问卷调查发现,他们的智力类型80%以上属于形象思维类型,对能为感官所感知的图形、图象、图式和形象性的符号比较敏感,具有较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问题的分析大多是定性的或半定量的,喜欢体验操作式的学习方式,比较善于接受经验型和策略性的知识,数理推断、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首先,高职教育属于专科层次的教育,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与普通高校无缘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无奈选择,再加之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误解,以及就业的相对困难,许多高职学生总觉得低人一等,对自身的前途感到渺茫,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

其次,高职学生的学习情绪化较强,常常出现兴奋与悲观两极情绪的频繁波动,而恒定性与韧性较差,对困难的处理能力较弱。高职学生把高职院校的学习片面理解为技能学习,追求实用,片面重视实践操作,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致使理论课的学习情绪低迷,而在操作中遇到理论问题又感到难以扩展和提高自己,抗挫折能力较弱,常常产生悲观情绪。

再次,在学习动机上,或盲目最求高分,或片面追求“实用”—满足就业所需技能,或盲目追随,或放任迷茫。普遍存在缺少宏大的目标,大多指向眼前的具体的对象,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的目标,学习动机表层化、庸俗化。

最后,在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消极情绪与厌学情绪,缺少学习主动性,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教师,而不是专业能力需要,课后学习仅限于教师交代的学习任务,而拓展性的自主学习比例较低。

(三)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学习方式分为四种类型:1.互动学习型,即习惯于诸如网络学习、交流讨论等交互方式;2.行动学习型,即习惯于诸如实际操作、动手尝试等实践方式;3.听觉学习型,即习惯于诸如朗读背诵、口头解释等听觉方式;4.视觉学习型,即习惯于诸如资料默读、图形自绘等视觉方式。”1〕【1】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欠缺学习方法,从与教师和学生的座谈以及调查看,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许多学生的学习不具有计划性,没有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和之间的关联性来进行学习;学习手段也显得陈旧老套,基本上是被动上课、听课,被动地应付、机械操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课后完成作业。许多学生难以体会学习的乐趣,也激发不了学习的热情,缺乏对学科的整体把握,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难以拓展,学习的深度、以及所能达到的高度受到限制。

二、传统教学方式的利弊

(一)教学方式的含义

教学方式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法和形式的总称。教学方式不同于教学方法,但与教学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方法是教学方式呈现的具体办法和措施,教学方式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形式,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由一系列的教学方法组成,教学方式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教学方式服务的,教学方式是抽象的,而教学方法是具体的。传统教学是指教师在讲台黑板上讲解并辅以黑板板书,学生在座位上听讲与练习的教学方式。它的主要活动是教师依据教学进度,把课本内容依序讲解给全体学生听;学生则经由上课专心听讲、练习和课后的温习来熟练课本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必要时教师补充教材或经由考试增加练习的机会。

(三)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

1.有利于教师向学生传递情感

这正是传统教学最大的优势所在。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情感交流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情感表达是显性的,教师可以直接地传递思想、表达情感。

2.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以教材为本,而教材的组织和安排是非常有序的,一般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所以,传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头脑中的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中谈道:学习是否有意义,主要取决于新知识与己有知识之间是否建立了联系。系统化了的知识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理解周围世界的复杂联系和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运用越来越复杂的知识,理解复杂事物现象的能力得到了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深入、联系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习惯。

3.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情况的把握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掌控空间较大,教师在讲授时可以根据学生接受的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由教师来掌控课堂节奏。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控制课堂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情绪、教学的进度等。

4.有利于学生建立明确的认知结构

传统教学方式是一种接受学习的方式,接受学习的目的是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它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己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可以提高学生对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己经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联系的效率。同时,有利于教师对信息进行整体控制,并将信息同时传递给尽量多的人。

(四)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1..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以听为主,很少积极主动思考,缺少独立思考的余地,即使是动手操作也是学生按照教师事先布置的操作步骤来模仿完成。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无法与自己的活动、生活经验等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获取知识,使知识与实际脱节,学生问题的思考局限于教师的思维,很难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学生很少有批判和质疑精神,作为潜能存在的学生的独立性和个性得不到尊重和发展,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追求将教师讲解的知识完整而系统地接受,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知识,学生学习成了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了抑制,学习主体地位被剥夺,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进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与之相适应的创造能力、独立思维能力、操作能力、与人协作及组织管理能力未得到锻炼,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并与实践脱节。

3.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抽象思维智力类型学生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优秀人才的标准确更加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如优良的道德品质,仅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宣讲是难以实现培养目标的,只有身临其境的耳濡目染和言行一致的千锤百炼,才能使学生受到心灵的熏陶和震撼。再如,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是一项复杂的艰辛的脑力劳动,学生需要经过大量的学习活动、体验,才能达到智育的要求真正理解掌握。

4.不利于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既要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要能开展专业实践;既要能引导学生人格价值、又要能指导学生获得与个人个性匹配的职业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要求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又必须凸现行业职业能力和素养。传统教学的手段单一,对教师的素质相对要求较低,对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不利的。

三、基于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教学方式要求

研究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必须从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目标出发。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从事相关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高职教育教学的要求主要有:

1.教学方式要体现职业性的教学目标,重视综合素质培养

高职教育的教学是为学生从事某一职业提供的职业准备教育,其目标是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职业化。这种职业能力不仅是操作技能,而是职业能力和其他相关能力的综合,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全面素质。同时,还需要使学生获得对职业岗位变动的良好适应性和可持续学习的基础。技术型人才往往是现场工作群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而他们所应具有的能力构成中,合作、公关、组织、协调、创新及风险承受等能力及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修养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所以,高职教育教学方式要实现以下目标: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强调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2.教学内容要理论技术和经验技术相结合

技术型人才的总体特征是理论技术与经验技术相结合,理论技术为基础。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考虑学生掌握理论技术所必需的理论基础以及相应的应用能力。但是,理论技术并不排斥经验技术,而是多以经验技术为基础的,同时,理论技术的应用还会伴随出现新的经验因素。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考虑理论技术的操作含量,应强化学生的操作动机。

3.教学方式要使学生处于最佳投入状态

课堂中学生的投入状态指学生自觉学习的程度,它主要包括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与实际参与学习的程度。一般说来,主动投入学习的效果优于被动投入;实际参与学习的程度指学生参与学习的水平与实际掌握的程度,一般说来,深层参与学习的效果优于表层参与。无数研究实验表明,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并进行讨论的课堂教学效果优于教师主讲学生听讲的被动参与学习状态。有效地课堂教学应当激发并保护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课堂教学结束后又能保持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的愿望。

4.教学形式灵活,体现师生互动的原则

有效的教学既有赖于教师的优教,又有赖于学生的优学,两者和谐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需要教师教的帮助,只有两者和谐平衡,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再有有效教学要求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发展的和谐平衡。有效的教学过程不但要求学生学有收获,学有发展,而且也要求教师大胆探索教学互促的教学思路,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不断提升专业成长水平。由于教学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和教学体系的“能力为本位”,必然要求高职教学内容必须做到实用性、针对性,必须根据就业需要去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内容,恰当处理好近期的就业“必需够用”和将来的发展“迁移可用”的关系,科学构建针对性强、能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课程结构。

5.课堂管理科学有序

良好的课堂管理具有两个特性。一是指科学性。二是指有序性。科学性,一般而言指课堂内的有效时间。它是指教师能紧凑而富有节奏地安排学生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不必要的课堂干扰,形成课堂内的有效时间,从而维持课堂秩序,保证课堂进程的时效性。6.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性。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就必须强调教学方法的实践性,这既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所在,也是培养技术技能性人才的基本保证。

基于以上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方式,应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学生真实操作体验、理论技能并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新型高职教学方式。

【1】《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姜大源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2】《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及教育对策探讨》储争流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项目

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论文 第17篇

审视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研究,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研究者们在学术领域“规范性”和“实证性”的感召下,努力地开展着职业教育实践研究和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但遗憾的是,部分类似工作总结的实践研究模糊了研究的现实指向性,部分看似严谨的伪实证研究削弱了研究的理论解释力,这些研究并没有从整体上增加职业教育研究的实践性和科学性。职业教育实践研究和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确实非常重要,经由前者我们能够相对准确地把握职业教育的实际问题,思索变革现实的方法和策略。凭借后者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职业教育内外部因素的联系,探寻职业教育发展的某种确定性规律。但这些研究并不能覆盖职业教育研究的全部,因为它们能够提供的只是对职业教育“人”和“事”的“结构—功能”式的解释,却无法承担起对职业教育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应该如何认识、具有何种意义等问题进行“本体—价值”性诠释的任务。对职业教育的“人学”诠释、认识论分析、价值澄明必须也只能由职业教育哲学研究来完成。

究竟什么是职业教育哲学研究?这也是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尝试对其做如下定义,职业教育哲学研究是指运用哲学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来思考和研究职业教育中的一些根基性、规范性、价值性的本源性问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呈现职业教育存在的本真状态,从而为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研究奠定前提性基础。具体而言,职业教育哲学研究至少要关注以下三类问题:

第一,职业教育本体问题。“本体”是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具有“基础或根据”之义。以往学者们对职业教育的本质主义研究,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但由于其将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局限于教育者针对受教育者所实施的技术技能的培养活动,导致原本作为一种生成性存在的职业教育被阐释为一种实体性的存在,遮蔽了职业教育存在的本真状态。职业教育并非是某种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一个意义不断生成的过程,它根植于人的技术生存与自我生成的教育允诺之中。职业教育相比普通教育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更显著地与人的技术生存联系在一起。未来研究应关注技术作为一种存在方式对理解职业教育本体的重要意义。

第二,职业教育的认识论基础问题。本质上讲,职业教育教育目的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等环节都以特定的技术认识論作为理论基础。但以往很多研究只是从普通教育的科学认识论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比如,对于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研究仍然延续着对科学知识的分析方法,依照科学知识的确定性、普遍性、可言传性标准来分析和规约技术实践知识或工作过程知识。如何从技术认识论的角度来分析职业教育基本问题是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

第三,职业教育价值问题。职业教育价值问题关涉到职业教育存在的意义以及存在的合法性问题。以往研究比较多关注职业教育的外在价值,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等价值内容。但对职业教育内在价值,包括实践价值、交往价值、伦理价值、美学价值等内容关注不足。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是其本体价值的根本体现。职业教育不同于职业训练的根本一点就在于其关注人的本体需求,它遵循教育“使人成为人”的内在规定性。职业教育塑造的绝不是只懂操作的“工具人”,而是要培养完满的职业人。因此,未来职业教育价值研究一方面要推进外在价值研究,另一方面要在挖掘其内在价值方面下功夫。

总之,职业教育研究若想真正指引和推进职业教育现实发展,一方面要切实增强研究的实践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应该尝试跳出“规范——实证”(或者实践——科学)的二分研究范式,拓展职业教育研究的哲学维度。因此,职业教育研究者任重道远。

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论文 第18篇

关键词:江恒源;补习教育;成年补习教育;职业补习教育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社科类)“广东特色现代学徒制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15WQNCX085),主持人:谢德新。

江恒源(1885-1961),字问渔,号蕴愚,别号补斋,江苏灌云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黄炎培、冷御秋、杨卫玉并称为职教社“四老”。自1928年7月起长期主持职教社社务,历任办事处主任、总干事、评议会评议长、副理事长,积极参与创办中华职业学校、女子职业学校、职业补习学校、职业指导所等职业教育机构,先后担任中华职业学校、中华职业补习学校、中华工商专科学校、比乐中学等校的校长。作为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探索者,其职业教育理论著作主要有《职业指导问题》(中华职业教育社1928年)、《职业教育》(与沈光烈合著,正中书局1937年)、《如何办理职业指导》(商务印书馆1941年)等,发表职业教育文章数十篇。其中他对包括成年补习教育和职业补习教育在内的补习教育理论进行过系统探讨,在充实和丰富民国时期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理论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一、补习教育的定义与目的

(一)补习教育的定义

补习教育作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它曾在较长的时间里没能被社会所认识,更谈不上受到相应的关注。江恒源指出:“以往一般人,多以为职业学校就是职业教育,职业学校以外,即无职业教育可言,对于职业补习教育是绝对看不起,对于职业指导更是漠不关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误解,一种偏见。”[1]进而,他解释说,补习教育是“对于基本知识技能尚未有获得者”,“补授他们未及在学校时代获得的知识技能,所以一切教材、方法、训育等”,与“全日学校”、“正式学校”没有很大的差异[2]。

为了纠正当时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的偏差,正视补习教育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教育形式,江恒源结合自身的认识和理解,对补习教育的概念进行了阐释。他明确指出:“所谓补习育,皆是为小学毕业,无力升学,现正从事于农工商职业之青年而设,目的在利用工作余时,补授以职业上必要的知能,及与职业有关系的科学常识,又于青年立身处世的公民道德服务道德,同时加以相当的训导。”[3]简而言之,“凡对于就业青年或成人,利用其工作余暇,予以知识、技能、品性、体格各方面之相当训练者,谓之补习教育。”[4]因此在他看来,补习教育的对象是服务于职业界的青年,而补习的课程又是重在职业知能的灌输与训练,所以学制上往往把它列在职业教育范围之内,或称之为职业补习育[5]。

(二)补习教育的目的

关于补习教育的目的,当时国内外学者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江恒源在充分了解可莱(Robert )、普鲁逊(Prosser)和爱伦(Allen)、顾树森、孟宪承等学者相关观点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全面和系统地阐释补习教育的目的[6]。他认为补习教育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通过文字教育,让受补习教育的成人在识字读书的基础上,能够作文和写信,从而拥有完全吸收知识经验的工具;其二,通过公民教育和科学教育,让补习教育的成人,能够明了_,运用四权,爱国家,重法律,急公义,略识中外大势、宇宙自然现象、社会进化情形以及近代文化要素,从而具有辨别是非的理智和补助公益的热情;其三,通过生计教育,让补习教育的成人,能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具有弥补缺憾的必要和改良的需求,从而补充较高深的职业知识和训练较优良的职业技能,来增加工作收益和解决生计困难;其四,通过康乐教育,让受补习教育的成人,能意识到健康方法的不讲求,以及娱乐方法的太卑陋,由此注意锻炼身体,预防疾病,祛除迷信,从而提高个人的工作效能,促进群众的互爱互助精神[7]。因此可以看出,补习教育的目的涵盖面虽然较为广泛,但文字教育、公民教育和科学教育、生计教育、康乐教育在补习教育实施过程_同发挥作用,共同实现补习教育的目的。

二、补习教育的学校类型

江恒源把补习教育分为普通补习教育和职业补习教育这两种类型,并解释说:普通补习教育是“对于未毕业义务教育而从事职业的儿童,令其分执业时间的一部分,补足其应受的义务教育”;而职业补习教育则是“对于已毕业义务教育而入职业界之青年,于执业之余暇,或分执业时间之一部分,授以职业上之专门知识和技能”。[8]与此相对应的是,他把补习学校相应地划分为普通补习学校和职业补习学校,并指出这两种补习学校的区别在于它们设立的目的不同:普通补习学校为一般教育而设立,而职业补习学校则专门为改进职业而设立。

(一)普通补习学校

根据受教育者的教育程度和所从事的职业不同,江恒源把普通补习学校分为成人识字学校(亦称“识字班”或“平民读书处”)、普通职工补习学校和普通农民补习学校这三种类型[9]。

成人识字学校专为不识字的民众而设,它不受区域、城乡的限制,主要是根据当时社会民众的实际需要而设立。江恒源强调,这种学校虽是为民众识字而设,但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民众识字的层面上,还应该以识字为契机,向民众传授一些切合他们实际生活,有助于他们改进个人职业的知识。同时,成人识字学校的教育期限不必过长。民众接受完识字教育后,可以进入高一级的学校继续学习。城市的民众,可以进入普通职工学校;而乡村的民众,则可以进入普通农民学校。

相对成人识字学校而言,普通职工补习学校和普通农民补习学校的教育对象不同,这两类学校的设立具有明显的城乡特征。普通职工补习学校设立在城市,为略识文字或已受小学教育的一般工商界职工提供相应的补习教育;而普通农民补习学校则设在乡村,为略识文字或已受小学教育的农民提供相应的补习教育。江恒源指出:这两类补习学校虽都以文字教育、公民教育和科学教育、生计教育、康乐教育为重,但就当时中国的社会实际情形而言,更应以生计教育为中心,让民众掌握谋生的方法,解决好衣食住等问题。这种生计教育不是铁匠铺、成衣店只传习陈旧技术的方法,而是实施生计教育的过程中兼顾公民道德和实用知识的传授。

(二)职业补习学校

根据地域和性别的不同,江恒源把职业补习学校分为都市而设的工业补习学校和商业补习学校,为乡村而设的普通农业补习学校,以及专为妇女而设的妇女补习学校[10]。

工业补习学校和商业补习学校由于教育对象的不同,它们又可以具体分为:工业补习学校可以分为某种工业补习学校、某种工厂徒弟补习学校、某种工厂职工补习学校和某种工业徒弟补习学校;而商业补习学校可以分为某种商业补习学校、某种商业技术补习学校、某种商店职工补习学校和某种商业徒弟补习学校。这些不同类型的学校,其教育的目的和教授的内容也是不同的。

普通农业补习学校是为农民补授实用的农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教育,但由于各种农业知识技术的性质不同,其设立的短期传习所及技能科,又可以分为养鸡班、养蜂班、养鱼班、除螟讲习班、农具讲习班等等。

另外,还有为妇女设立的妇女补习学校,这种学校可以分为普通家事班和技艺班。其中,按农业性质来分,技艺班可以分为园艺、养鸡、养猪、养蜂等;按工业性质来分,技艺班则包括各种手工艺。

在江恒源看来,普通补习教育和职业补习教育的门类较多,仅仅依靠补习学校来开展和实施,取得的教育效能非常有限。因此他认为,除了补习学校之外,还应该辅之以图书馆、博物馆、运动场、展览会、讲演会,以及各种集会、游艺等社会教育机构,整合并利用这些教育资源,为成人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从而增进他们的知能,并提高他们的技能。

三、补习教育的功效

江恒源指出:“在我国一般人的见解,总以为职业学校是职业教育的正宗,而对于职业补习教育,仍多视为无足轻重。”[11]针对补习教育没有引起社会重视的情形,他对补习教育,尤其是职业补习教育所具有的优势、功效和价值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剖析。

在江恒源看来,补习教育既不浪费时间和金钱,又不制造书呆子,能够迎合当时社会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他认为补习教育有四个优点[12]:其一,机动灵活。在适应学生需要的原则下,补习学校的课程、设备和训育机动性很大,可以灵活使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可随时改变,避免学生在校所学非社会所用的弊病,摆脱正式学校管理的呆板机械和教学的限制约束。其二,不限程度资格。在入学资格和程度方面,补习教育对教育对象没有限制,学习者需要学习什么内容,补习学校就提供相应的教学,它只注重学习者能力的提高,而不注重学习者原有的资格。其三,学做合一。补习教育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既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实践,又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把知识学习与职业要求密切联系起来,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其四,学习与生活相结合。补习教育是寓学习于生活之中,生活与学习融合在一起的教育,通过学习来改进生活,同时又通过生活来促进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职业补习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优势逐渐凸显,地位日益重要,江恒源认为它可以和正式职业学校教育“分庭抗礼”,并把职业补习教育的问题作为当时中国职业教育的六个中心问题之一,并从以下十个方面来阐述职业补习教育的重要性[13]。

第一,职业补习教育可为受过小学教育,准备进入或已经进入职业界的青年提供相应的训练;第二,职业补习教育和识字教育混合举办,既可以普及和推广青年和成人的识字教育,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第三,职业补习教育既可以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又不耽误正常的工作,为青年节省学费;第四,职业补习教育有助于消除青年因家境贫困不能继续升学而产生烦闷抑郁的心理;第五,职业补习教育能为接受过不同层次国民教育的青年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第六,职业补习教育有助于改进社会产业的利器;第七,职业补习教育能够提高国家生产效能;第八,职业补习教育能够较好地弥补职业学校教育的不足,有利于职业教育的推广和普及,更好地发挥社会效能;第九,职业补习教育能为无力升学却有出众天才的人提供补习教育的机会,让他们的特殊才能不被埋没;第十,职业补习教育办理便利,经济效能高,能够充分利用闲置的校舍和社会其他场所。

江恒源分别从受过国民教育、未受过国民教育、节省学费、不能升学的青年心理、毕业学生出路、国家教育政策、增加生产效能、职业教育自身效能、特殊天才、办理便利和经济效能这十个方面来论述职业补习教育的功效。由此得出,在当时中国社会需要和教育畸形的情形下,职业补习教育比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指导还更重要,更值得提倡[14]。

四、补习教育的设科

关于职业补习学校的设科,江恒源认为可以参考欧美职业补习教育学者所提示的学理,同时也要符合中国的实际需要。他指出:当时职业补习教育的设科主要有学年制和学科制这两种不同的争论,其中主张学年制的理由有三点,主张学科制的理由有六点,具体内容如下表1所示[15]:

职业补习教育设科主张学年制和学科制的理由。从学年制与学科制的主张来看,理由都比较充分,各有所长,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直指当时社会的实际状况。在此基础上,江恒源进一步强调:无论是采用学年制,还是学科制,职业补习教育的设科应力求精简,不宜过于繁多复杂。他认为,职业补习教育的设科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6]:

其一,职业补习教育的设科应服务区域生产发展。职业补习教育的设科在不同区域,其具体需求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手工业区办手工业补习科,电气工业区办电气补习科,机械工业区机械补习科,园艺区办园艺补习科,棉业区办棉业补习科,稻作物区办稻作物补习科,畜牧区办畜牧补习科,蚕桑区办蚕桑补习科,茶叶区办茶叶补习科,银行区办银行补习科,进出口商区办国际贸易补习科,公司区办会计补习科或商业广告补习科,普通商业区办商业补习科。当然,同一区域需要不同的学科,或者不同区域需要同一学科的状况也会出现。职业补习教育的设科应因地制宜、灵活机动,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生产和经济发展。

其二,职业补习教育的设科应切合地方实际情形。就程度而言,职业补习学校可分初级、中级和高级这三种,但办哪种程度的补习学校,则要依据地方的实际需要而定。一般而言,程度属于初级的只好办初级补习科;初级虽多,中级不少,可以兼办中级补习科;初级中级虽多,高级也不在少数,可以兼办初级、中级和高级这三种补习科。职业补习教育的设科只有切合地方职业界的实际情形,才能真正发挥自身的功效。

其三,职业补习教育的设科应注意供求相应。职业补习教育的设科应进行统筹、协调和规划,尽量避免重复设科,造成供过于求,从而导致资源浪费的现象。

其四,职业补习教育的设科应兼办长、短期科。由于工作、住所、兴趣、待遇、服务地点、雇主反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职业补习学校的学生流动性极大,能够坚持长期接受职业补习教育的人数非常少。所以职业补习教育的设科,应兼办短期科,利用适宜的时间,根据学生的需要随时举办。

五、补习教育的师资

师资奇缺是职业教育普遍面临的共同难题。在补习教育优势日益突显的情形下,一方面,社会对其需求逐渐增多,另一方面,师资缺乏成为制约其规模扩充和普及推广的重要瓶颈。

无疑,江恒源深刻认识到师资对补习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并强调“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无好教师,不会有好学校,所以要想发达职教,第一先决问题,便是养成且不断地养成许许多多的职业教师”。[17]同时,针对“成人需要补习教育,如是之切,应受补习教育的人数,又如此之多”的客观现实,江恒源认为依靠正规学校培养师资“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但要大规模办理补习教育,仅仅依靠正规学校来培养师资,这种途径仍然非常有限,无异于杯水车薪。尽管当时补习教育的师资非常紧缺,但江恒源要求教师应具备相应的素质。他说:“补习学校的教师,绝不是人人皆可以做的,学识如何,姑且不论,至小限度,也要有一些不厌不倦热心教育的兴趣,和随机应变、善于观察社会心理的才能。”[18]

对于解决补习教育的师资问题,江恒源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实现:

第一种途径,教育行政机关及教育界鼓励或奖励志同道合的教师义务担任补习学校教师。他建议:“在各小学校、中学校、各师范学校,乃至其他各级各种学校,皆能由教职员合力组成成年补习学校一所或数所,先由具有相当兴趣及才能的人担任教师,再由此声应气求,可以引起许多富于这一类兴趣才能的同志,多来加入或愿同尽义务,若在师范学校,其中最高年级学生,具有此臻兴趣,而愿担任教授的,也可帮助原来教师共同办理。”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行政机关和教育界要进行监督指导,及时为解决问题提供相应的帮助。这样,“一文不费,可以教育许多成人,一校不设,可以造就许多教师。”[19]

第二种途径,由教育部指定国内若干所大学负责培养职业学校和职业补习学校的师资。他建议把要做职业学校及职业补习学校的教师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学过农、工、商和家事这些学科的人员,再到大学教育学院或专科教育班去接受一些教育学术的训练;另一类是学过师范或教育学科的人员,再到农、工、商、家事等学科或学院,去接受一些职业知能的训练。这两类人员接受相应的训练后,均由政府检验,并准许其充当职业教师[20]。

六、结论与启示

作为民国时期重要的职教知识分子,江恒源在长期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办学实践中获得丰富经验,一方面,他深刻地体会到补习教育不仅没有引起社会应有的重视,还对补习教育存在偏颇之见;另一方面,他又敏锐地认识到补习教育所具有的优点以及蕴含的重要功效。他在精准把握国内外相关学者对补习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对职业教育理论的体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补习教育思想。他分别对补习教育的定义、目的、类型、功效、设科和师资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他关于补习教育的独到见解,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第一,补习教育的目的能兼顾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能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补习教育虽然注重受教育者技能的提高,但同时也兼顾知识、道德、体格的全面发展。江恒源特别提出,补习教育的目的“当然注重在职业训练,但基本的知识,亦时时顾及”,“又虽以职业训练为唯一任务,而对于道德修养、公民训练、体格锻炼、更须特别注意”。[21]他倡导通过文字教育、公民教育、生计教育和康乐教育这种“四教”交融办法来实施补习教育,让受教育者不仅获得技能上的训练,在德、智、体方面也有所发展。可见他对补习教育目的的认识,与当时工具理性盛行的社会普遍存在职业教育就是注重谋生的技能训练这种狭隘的认识相比,无疑更具有前瞻性、进步性、全面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第二,补习教育的功效明显,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补习教育在节省青年的教育费用、消除不能升学青年的心理怨气、为未就业的毕业生谋出路、避免特殊天才埋没、改良社会产业、增加生产效能、办理灵活便利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彰显出其特有的优势和价值。然而,补习学校的门类繁多,仅仅依靠正式学校有限的资源是难以真正发挥其教育效能,应积极调动政府、学校、民间等团体组织参与办学,进行多方联动,实现办学主体和办学形式的开放与多元,从而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发挥补习教育应有的教育效能。

第三,补习教育的设科能兼顾社会与个人的实际,服务于个人发展与地方经济需求。补习学校的设科原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个人发展为根本,依据受教育者的程度、职业、地域、性别和对象来进行因人和因地制宜。同时补习学校的设科既富有弹性,能兼办长期班和短期班,符合受教育者流动性大的特点,又具有灵活机动性,不耽误受教育者白天工作和晚上学习,切合个人的实际情形。此外,补习教育的设科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生活相融合,既能兼顾好社会和个人的需要,又能处理好知识与技能的关系,在满足个人发展需求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问渔.职业教育的真义与使命[J].教育与职业,1932(139):494.

[2][4][6][8][15][16][21]江恒源,沈光烈.职业教育[M].南京:正中书局,1937:81,80-81,81,82-85,88-89,89-92,82.

[3][5]江问渔.补习教育的效用在那里(一)[N].申报(上海版),1932-08-28(16).

[7][9][10][18][19]江恒源:对于成年补习教育的意见[J].教育与职业,1929(109):1455-1456,1459-1460,1460-1462,1462-1463,1462-1463.

[11]江问渔.关于中国职业教育的六个中心问题[J].教育杂志,1935,25(9):10.

[12]江问渔.职业青年与补习教育[N].申报(香港版),1939-06-04(02).

[13]江问渔.职业补习教育的十种重要性[J].教育与职业,1936(174):227-231.

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论文 第19篇

纵观当今世界,所有经济发达国家,都是依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起来的。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未来经济无论怎样发达,社会所需的人才,多数是高素质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虽有了长足发展,各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经济发达回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整个教育事业中还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我国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职业教育负担着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能,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技能,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这对发展和繁荣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职校”,请大家不要小看它!它代表的是一种职业教育,大学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虽然方方面面的都涉及到,但在专业技能方面有些不足,而职业教育是针对就业的教育,针对社会技能人才的需求和人们工作中需要用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相对大学教育来说职业教育有其明确的目的性,因此,职业教育作用显著。大学教育需要改革,应该把职业教育融入进去,让同学们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到技能,学到在社会上谋生的本领,大学教育在这些方面有待提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非常剧烈,就业结构变化速度快。大学教育只重视理论教育,缺乏实践技能教育。而职业教育正是具有直接面向劳动力市场和就业需求的特质,因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从东亚经济发展经验看,职业教育在其起飞阶段发展很快,对提升劳动力素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开发人力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这些经济的发展成熟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东亚国家和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出现了下降趋势。因此,职业教育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一个倒U型变化的趋势。我国很大一部分家长和学生由于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强烈的虚荣心让人们认为读技校可笑,可悲,甚至可耻!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学习差的学生或者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才会读“技校”。现在的孩子一般又是独生子女,家长为了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只考虑眼前去什么学校,有着先读一般大学然后就业时再想办法的思想。

这是一种落后的'观念,这也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人们往往把大学教育奉为“正宗”,把大学教育看的很高,期望很高,殊不知大学教育被大众化以后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了。而人们习惯性地会把“技校”看低,是对社会需要的认识不足和虚荣心的体现。其实现在“技校”已经发展成为职业教育机构,我们应该正视这种职业教育,它是一种针对就业的培训,是大学教育的完美补充。从就业角度来看,职业教育已经凸显它的重要性,一般单位招聘人才时把职业教育也就是培训经历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在一些行业或职业职业教育的资格认证已经成为了一个岗位的充分条件,而高等教育的学历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条件。种种事实告诉我们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人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一个人打破职业瓶颈职业转型的重要途径。一些职业资格认证如用友的ERP认证、思科的网络工程师认证、微软的MCSE等等证书成为进入一个行业的依据,尤其是在信息化行业拿到用友ERP认证就代表着拿到了信息化行业的通行证,你可以去做ERP实施顾问、售前顾问,第三方信息化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等等。近年,我国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很多职业教育品牌,不仅中高等职业院校日益红火,一些民办技校的发展也突飞猛进。

最有代表性如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孙进技校。这些民办技校年培训能力达3万人之多。现在一些大学生毕业之后,由于没有技能,不好就业,不得不上技校重新接受培训。大学教育遭遇尴尬,需要每一个人理性的看待这些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后质量难保证,百亩良田也难保没有一粒秕谷,加之高等教育本身也有些不完善,出现这样的事并不奇怪。

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给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提条件,职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大学生上技校这种现象不是高等教育的尴尬,而是体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分属两个不同方向的教育,而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的教育形式,因此,职业教育重要性凸显,把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平衡搭配,将是今后教育发展的方向。

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论文 第20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质量提出更高的需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于社会的需求不能够始终保持稳定关系。面对不断改革的社会环境,一定要改变原有的被动式教学方法,做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衔接,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关键词:自学考试;职业教育;结构优化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具备开放性与灵活性的自身优势,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高等教育主要以学历教育为主,存在一定的应试教育倾向。学习者缺乏实践经验,技能水平也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专升本模式的构建等,办学模式逐渐趋于多样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一定会受到自身因素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之间的衔接,可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

一、自考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优化

(一)促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新的科学技术逐渐地被开发与运用,社会对一线劳动者的理论素养与知识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在人才聘用时不但对技能提出了标准而且对学历也提出一定要求。当前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步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式的推广打破了这一现状,自学考试不但是国家考试,而且是一种继续教育,将培养目标定性为实用性和职业性。与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一致,在实训、管理、技能培养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水平。开展自学考试模式可以促进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专接本”打破了原有封闭的教学状态,把自学考试与高职教育相对接,相对于普通高职教育,增添了实践教学环节,解决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难题。“专接本”课程设置方面对学分认证方式进一步完善,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在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培养,实现了自学考试与高职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从实践方面看,自20起,江苏省筛选了一些实用性强、社会需求量大的相关“专接本”项目。主考学校在已经开设的本科专业中选取相关的“专接本”专业,面向全省的高职院校开展对接工作。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自20开始与南京工程学院对接“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专业,已经连续进行了五年,学生毕业通过率一直在90%以上。

(二)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在自学考试中的“专接本”模式能够发挥本科学校与高职院校各自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互惠互利。作为本科院校,由于主考的是本校最具优势的专业,所以在体系构建、师资力量、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具备最优质的资源。而高职院校在实践与培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专接本”模式的开展,可以充分地将二者之间的教学资源优势融合,为专科生提供提升学历的渠道,促进专科学校完善校风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对于主考院校来讲,可以通过调研、督导等方式来进行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与办学实力,帮助其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

(三)提高就业质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难问题已经普遍存在于各大高职院校。全新的工业技术在不断地更新与运用,企业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掌握操作技术,而且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职业院校主要为生产一线培养人才,“专接本”模式的实施可以使考生通过高职专科教育来提升实践技能,然后通过自考教育来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从根本上拓宽了实践技能的范围,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自学考试“专接本”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拓展办学渠道

为了进一步完善自学考试中“专接本”模式的实施,首先要拓宽办学渠道,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位与学历。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可以尝试建立学分制教育,在不同层次的教育之间进行学分互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拓宽办学渠道,通过多种方式来满足考生和社会的根本需求。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的发展逐渐向信息化、工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实施,以开放性的特点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向、专业结构方面都比较灵活,更加具有针对性与时代性。为了确保各学历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国家需要及时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针对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现状与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来制定相应的教育机制,真正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学生走向社会岗位开辟一条全新道路。

(三)改革评价机制

自学考试主要是通过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最终核心体现在国家考试上,所以一定要维护其严肃性与权威性。这种考试制度的主要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与职业型,所以评价机制要不断地改革与完善,加强对教育过程的重视,通过实践教学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把考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个人素质等因素全部列入对学生的考核范围,保证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不断推动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的良好沟通。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实现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结语

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势必会引起职业教育与高等自学考试之间的调整与变革,促进二者之间的衔接与沟通,满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可以节约教育资源,所培养的人才可以更加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从意,张斓.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实践探析[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26-129.

[2]周建松.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81-83.

【职业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