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内容太少(精选3篇)

投稿:小范

硕士论文内容太少 第1篇

超过20年的参考文献,尽量不要放,以5年内最佳。关键数据结论的图片,一定要耐下心来,认真处理,图片清楚,字体一致,一张好的图片会极大的提升论文档次。

毕业论文一般都会送审3位老师(答辩前)+答辩4~5位老师(答辩时),所以论文的细节一定要把握好。短短的几十分钟内,老师很难抠出你研究方法的大面问题,但是很容易就能找出公式错误、量纲错误、错别字、格式错误等细节。把容易犯错误的细节罗列下来,小伙伴可以参考下:

公式是否完整、正确;

有无错别字;

字体、段落、格式是否保持一致;

语句是否通顺(自己顺着念一遍,往往会找出错误);

图片要去掉水印,尺寸大小注意保持一致;

文字与图片顺序,先有文字介绍,再放图片;

以上就是在成果很少的情况下写论文的一些建议,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先把论文的框架撑起来,后面再慢慢填充内容,好论文是修改出来的。即使第一版再烂,也要坚持写下去,慢慢改就是了。当然,还是希望大家好好搞科研,学点东西,出来一些学术成果,这样也不负自己的研究生时光。

关注 @姜都行,分享更多研究生干货,点赞+关注,点赞超过200,还会继续更新。

你可能对以下高赞回答感兴趣:

硕士论文内容太少 第2篇

这一招堪称疯狂凑字数而不漏痕迹的不二法门。以前看文献(尤其英文文献)时会看到,讲的道理很简单,方法也不难,但人家就能投中核心期刊,令人惊呼牛逼。仔细阅读后,看到整篇文章写的非常细致,试验数据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评价,细致的研究每个参数变化对于最后结果的影响,再加上精细漂亮的数据图,核心期刊也就不难理解了。

什么叫做不同的角度呢?

比如,当我们要评价一个班级的成绩时,我们可以用这个班的最高成绩、最低成绩、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等等不同种评价指标。

同样在论文中,我们也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表示模型的不同方面,利用手上不多的数据给人造成工作量饱满的印象。总之就一个准则:只求体现工作量。不求最对,只要字多。

硕士论文内容太少 第3篇

这一块内容通常出现在论文的第一章:技术背景与研究意义,许多同学认为,这一章就是找一篇中文综述修改一下,堆砌各个研究团队的成果,再放上自己的论文框架就可以了。

其实不是这样的,第一章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盲审老师或者答辩组老师看到论文的第一眼,不可轻视。我们要把这一章当作是在讲一个故事,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讲好这个故事吸引老师想看下去。

最重要的是要凸显一个故事冲突,表现出研究对象存某类问题,严重影响其效果。比如某种控制方法的位置精度与移动速度两者冲突,某项研究方法可以解决某一大类问题,但对某一细分领域效果不佳……其次突出这个冲突的严重性,对我们的生产或者社会已经带来深远的影响,如果一旦解决,可以节省非常多的资源等等;然后查找最新的研究成果,最好要是最近5年或者10年的论文,注意将研究方法分成几大类,说清楚各个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再引出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介绍论文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