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成功故事(实用3篇)
华为成功故事 第1篇
千古兴亡多少事,一江春水向东流。
小时候,妈妈给我们讲希腊大力神的故事,我们崇拜得不得了。少年不知事的时期我们崇拜上李元霸、宇文成都这种盖世英雄,传播着张飞“杀”(争斗)岳飞的荒诞故事。在青春萌动的时期,突然敏感到李清照的千古情人是力拔山兮的项羽。至此“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又成了我们的人生警句。当然这种个人英雄主义,也不是没有意义,它迫使我们在学习上争斗,成就了较好的成绩。
当我走向社会,多少年后才知道,我碰到头破血流的,就是这种不知事的人生哲学。我大学没入了团,当兵多年没入了党,处处都处在人生逆境,个人很孤立,当我明白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的政治内涵时,已过了不惑之年。想起蹉跎了的岁月,才觉得,怎么会这么幼稚可笑,一点都不明白开放、妥协、灰度呢?
我是在生活所迫,人生路窄的时候,创立华为的。那时我已领悟到个人才是历史长河中最渺小的,这个人生真谛。我看过云南的盘山道,那么艰险,一百多年前是怎么确定路线,怎么修筑的,为筑路人的智慧与辛苦佩服;我看过薄薄的丝绸衣服,以及为上面栩栩如生的花纹是怎么织出来的,而折服,织女们怎么这么巧夺天工?天啊!不仅万里长城、河边的纤夫、奔驰的高铁……我深刻地体会到,组织的力量、众人的力量,才是力大无穷的。
人感知自己的渺小,行为才开始伟大。在创立华为时,我已过了不惑之年。不惑是什么意思,是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环境变动缓慢,等待人的心理成熟的一个尺度。而我进入不惑之年时,人类已进入电脑时代,世界开始疯起来了,等不得我的不惑了。我突然发觉自己本来是优秀的中国青年,所谓的专家,竟然越来越无知。不是不惑,而是要重新起步新的学习,时代已经没时间与机会,让我不惑了,前程充满了不确定性。
我刚来深圳还准备从事技术工作,或者搞点科研的,如果我选择这条路,早已被时代抛在垃圾堆里了。我后来明白,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永远也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更何况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组织起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一同奋斗,你站在这上面,才摸得到时代的脚。
我转而去创建华为时,不再是自己去做专家,而是做组织者。在时代前面,我越来越不懂技术、越来越不懂财务、半懂不懂管理,如果不能民主的善待团体,充分发挥各路英雄的作用,我将一事无成。从事组织建设成了我后来的追求,如何组织起千军万马,这对我来说是天大的难题。
我创建了华为公司,当时在中国叫个体户,这么一个弱小的个体户,想组织起千军万马,是有些狂妄,不合时宜,是有些想吃天鹅肉的梦幻。我创建公司时设计了员工持股制度,通过利益分享,团结起员工,那时我还不懂期权制度,更不知道西方在这方面很发达,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仅凭自己过去的人生挫折,感悟到与员工分担责任,分享利益。
创立之初我与我父亲相商过这种做法,结果得到他的大力支持,他在卅年代学过经济学。这种无意中插的花,竟然今天开放到如此鲜艳,成就华为的大事业。
在华为成立之初,我是听任各地“游击队长”们自由发挥的。其实,我也领导不了他们。
前十年几乎没有开过办公会类似的会议,总是飞到各地去,听取他们的汇报,他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理解他们,支持他们;听听研发人员的发散思维,乱成一团的所谓研发,当时简直不可能有清晰的方向,像玻璃窗上的苍蝇,乱碰乱撞,听客户一点点改进的要求,就奋力去找机会……更谈不上如何去管财务的了,我根本就不懂财务,这与我后来没有处理好与财务的关系,他们被提拔少,责任在我。
也许是我无能、傻、才如此放权,使各路诸侯的聪明才智大发挥,成就了华为。我那时被称作甩手掌柜,不是我甩手,而是我真不知道如何管。今天的接班人们,个个都是人中精英,他们还会不会像我那么愚钝,继续放权,发挥全体的积极性,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呢?他们担任的事业更大,责任更重,会不会被事务压昏了,没时间听下面唠叨了呢……相信华为的惯性,相信接班人们的智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范文为大家带来的7篇《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传奇故事》,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一秘范文的价值所在。
华为成功故事 第2篇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1987年由任正非创建于中国深圳,是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当时作为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起步,现在已经发展成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销售收入达2039亿元、净利润116亿元,而且,20至今,历经世界金融危机风暴,而销售收入稳步增长,发展趋势良好。创造了一家中国企业从无到有,走向世界,成为世界500强的辉煌战绩。
华为的成功与它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是分不开的,即从容易的市场着手,逐步拓开。但是更重要还在于它如下独特的企业文化。
1、依法治理。
华为有《华为基本法》,这在中国企业里头是比较独特的,其凝聚了华为的文化,又让管理有法可依,简化了治理。
2、成就客户。
华为把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描述为:成就客户、艰苦奋斗、自我批判、开放进取、至诚守信、团队合作。其以“成就客户”作为核心价值观之首,把为客户服务作为自己存在的唯一理由,把客户需求作为发展的原动力。
只有以成就客户为宗旨的企业最终才能成就自己。
3、分享利益。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他所做的事情无非就是把各方面的人才以利益分享的方式聚合起来。
华为是100%由员工持有的企业,公司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为65,596人(截至月31日),全部由公司员工构成。全体在职持股员工选举产生持股员工代表,并通过持股员工代表行使有关权利。员工持股计划将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个人贡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长远的共同奋斗、分享机制。
不仅公司内部实行利益分享,华为还与客户、合作伙伴实现利益分享,从而能够迅速做大企业。
4、一流人才。
华为是一家科技公司,如何确保人才很重要。华为一直来是以中国薪酬最高而有名,以高薪和高科技吸引了大量中国的一流科技人才和管理、营销人才。并且通过末位淘汰制等来确保一流人才与团队。这为它以自主品牌打天下提供了保障。
5、狼性文化。
华为还以狼性文化而有名。严格的管理与纪律、团结协作、敢碰硬、开拓进取,狼性做派为华为的发展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华为成功故事 第3篇
当他执意要挑衅跨国巨头时,对手说他自不量力;当他提出要做世界顶级公司时,别人说他胡思乱想;当他喊出要发展一批“野狼”时,同行无不以异样的目光看他;然而他却正在改写中国企业的生存法令;他领导的华为开端成为跨国巨头最危险的竞争对手—他就是参军营走出的华为技巧有限公司开创人、总裁任正非。
任正非1982年从军队改行,1988年借来两万元国民币在深圳创建华为技术公司。他抉择走技术自破、发展高新技术的实业之路,与业界巨头一争高低,20年时光把华为打造玉成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制作商和服务商,并跻身世界500强,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标杆,华为所走过的路正在成为众多中国企业学习的经典教材。
在任正非的率领下,22年来,华为一路高歌猛进,发明着各种各样令人瞠目结舌的神话。然而任正非却始终保持着“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色彩,他是当今中国最低调的企业家。但是,尽管任正非仿佛刻意地保持着自己的低调行为,他不事张扬、谨言慎行的个性,仍跟着华为在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扩大中,一直地为人所意识和懂得,有人说任正非的低调行动造就了华为的传奇,而他还被人们冠上了“土狼”、“硬汉”、“华为教父”等各种各样的头衔。
2005年,任正非被美国《时期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他是独一入选的中国企业家。《福布斯》杂志这样评估:“任正非是一个很少呈现在大众视线中的人物,却是国际上最受人尊重的中国企业家。”
2008年,任正非荣膺《中国企业家》杂志评比的“2008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首领毕生造诣奖”,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这样评价他:“任正非多少乎是中国最有静气和最有定力的一位企业家。”
2011年3月,美国《财产》杂志中文版颁布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名单,任正非排名榜首。、分列二、三位。华为在人们印象当中无比强盛而神秘,但很少有人知道它到底有多强。近几年来,很多记者曾努力试图接触华为,但华为是一个十分艰苦的采访对象。
而任正非从1988年开办华为至今,从没接受过任何媒体的正面采访,从不参加什么评比、颁奖活动和企业家峰会,甚至连有利于华为品牌形象宣扬的运动也一律谢绝。
因为任正非处世低调,其个人公然的材料甚少,有关他的故事多是起源于华为公司唯一对外的窗口—《华为人报》。但人们所看到的只是这个在寰球电信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华为,而种种对于任正非和华为的评说大多只是人们剖析和猜想的成果。对外界的评论无论是对是错,华为极少回应。
任正非固然不接受媒体采访,却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热点人物。2010年,有名财经杂志《福布斯》中文版首次推出有12人入选的“最受国际尊敬的中国企业家”年度人物榜,任正非高居榜首。《福布斯》中文版表现,任正非虽然不喜欢在公众面前露面,但他在全球大型跨国公司首脑中受到尊敬的水平,在中国国内无人能出其右,华为至今依然几乎是唯一在高科技范畴内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中海内地跨国公司。
此前,财经作家程东升用一年多的时间写出了惊动一时的《华为真相》一书,励志诗歌。程东升在《华为本相》中总结道:“故弄玄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者总是少数。华为的阅历揭示了一条真谛:真正的捕风捉影是震撼人心的。”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纂秦朔在他写的`《“冬天”的震动—华为给中国企业界的启发》一文中说:“华为兴许是中国企业界最令人捉摸不透的公司。迄今为止,简直没有任何传媒可能采访它的最高引导人,也很难对它的发展历程进行具体报道。”
始终以来,任正非不仅自己坚持着低调的姿势,不响应外界对他及华为的批驳,也不主意华为员工出去和别人争辩。在任正非看来,华为不是上市公司,因此没有必要向公家表露自己不愿说的事件。
在社会上盛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风跟日丽的下战书,在华为公司总部,两个女职员在电梯里抱怨着公司财务轨制上的一点小问题。她们留神到电梯里还有一个面孔敦厚的长者,但她们当时并不当回事,由于这个人太普通了。这两个女人员第二天被告诉,她们所埋怨的那个问题已经解决。她们惊问为什么,对方告知她们,任总亲身打来电话,云云。此时,她们惊呆了。
还有一次,任正非去加入一个大型的国际通讯装备博览会,香港一家电信公司的首席履行官走到任正非的眼前交换手刺,任正非谦恭而有礼貌地作出回应,当这位首席执行官回到宾馆的客房收拾手中那一叠厚厚的名片时,竟惊疑地发明一张华为总裁任正非的咭片,他怎么也不敢信任本人的眼睛:我跟任总交流过名片?本来他把那位衣着朴实、和颜悦色的白叟当成了一位一般的参展客户,这让他错过了与任正非总裁背靠背交换的机遇,令他非常懊悔。
华为的一位普通员工向我讲述了一个实在的故事:2005年冬天,他出差回深圳,在机场碰到任正非,当时只想着当做没看见。没想到任总却自动走过来和他打召唤,问长问短,还开车把他先送回家后自己才回去,这一举措让员工很激动。
有许多媒体记者抱怨说任正非总是不接收采访,有点不近人情。而任正非说明说:“我为什么不见媒体,因为我有自知之明。见媒体说什么?说好恐怕夸大其词;说不好别人又不相信,甚至还以为虚假,只好不见为好。因而,我才耐得住寂寞,甘于平庸。我晓得自己的毛病并不比长处少,并不是所谓的刻意低调。”他还说:“媒体记者总爱好将成就扣到企业老总一个人头上,不然不活泼,以虚拟的方式塑造一个虚化的人。我不认为自己像外界传说的那样有影响力,但是很敬业、忘我、能团结人。这些年华为有一点成绩,是在全部员工的团结尽力,以及在中心治理团队的群体领导下获得的。只是全部管理团队也很谦逊,于是就把一些声誉虚构地加到了我的头上,实在难副。”
良多外界人士在评价任正非时老是用“冷淡”一词来形容。任正非性格火暴、性情坚韧、刚毅而偏执,谈话直来直去,不留情面。从华为国际化途径的过程中不丢脸出,华为就如任正非自己的性格一样,富有冒险精力、进攻性十足。在华为员工的眼中,公司的运作标准、谨严,对纪律的强调尤甚,遵从第一。然而任正非的心坎却有着细腻的柔情,他刚强坚毅的背地却是柔情似水,甚至充斥浪漫主义的情怀。咱们能够从他写的《我的父亲母亲》、《吊唁杨琳》、《北国之春》等文章中深切地感触到这一点。
有时候,任正非看到员工们的文艺表演和深圳改造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绩,回望华为20多年的心路历程时,会禁不住泪流满面,脑海中总会涌现从军和创业时的艰难岁月。
20多年,任正非就这样一路走来,他的低调培养了华为的传奇。也造就了他自己的传奇。只管华为已经成为中国在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一张名片,以低调、沉着著称的华为和任正非的身上仍覆盖着一层神秘的颜色,但任正非确实是一位存在人格魅力的企业家。
精选图文
-
读闪闪红星有感400字(实用11篇)
有感12-05 -
教师教育成长故事演讲稿(通用31篇)
故事12-04 -
论文感谢老师(实用18篇)
论文12-04 -
电梯维保授权委托书范文(精选3篇)
委托书12-04